[实用新型]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00285.1 | 申请日: | 2021-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24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梁活;芮旻;杨江;刘金林;南金秋;田显伟;刘浩伦;卢向晖;沈永刚;陈韵茵;刘建昌;纪文英;陈忆晨;王仙茅;刘仲昊;欧阳勇;崔旭阳;路长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俭良;方媛葶 |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余热 排出 系统 | ||
1.一种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连接于蒸汽发生器(11)的主蒸汽管线(12)和主给水管线(13)之间,包括与蒸汽发生器(11)依次串联的用于冷凝蒸汽的第一换热装置(21)、内部容纳液体的补液箱(22)以及为所述液体流动提供动力的抽吸泵(32),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箱(22)和所述抽吸泵(32)之间还设有使所述液体进一步降温的第二换热装置(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21)包括用于盛装冷却液体的热阱水箱(211),以及浸没于所述热阱水箱(211)内的冷凝换热器(212),所述冷凝换热器(212)通过第一管线(23)连通至所述主蒸汽管线(12)上,通过第二管线(24)与所述补液箱(2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阱水箱(211)内盛装的所述冷却液体为冷却水,所述热阱水箱(211)与设备冷却系统连通设置,所述热阱水箱(211)和所述设备冷却系统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设备冷却水给水管线(25),以及至少一个设备冷却水回水管线(26),所述设备冷却水给水管线(25)以及所述设备冷却水回水管线(26)上均设有至少一个设备冷却水隔离阀(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换热装置(31)为过冷度增强换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21)、所述补液箱(22)、所述蒸汽发生器(11)高度依次递减设置,所述余热排出系统包括能动回路和非能动回路,所述第二换热装置(31) 和所述抽吸泵(32)设于所述能动回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动回路上包括连通所述补液箱(22)和所述第二换热装置(31)的第三管线(33),以及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装置(31)和所述抽吸泵(32)的第四管线(34),所述抽吸泵(32)通过第五管线(35)与所述主给水管线(13)连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动回路还包括连通所述抽吸泵(32)和所述补液箱(22)的第六管线(36),所述第三管线(33)与所述补液箱(22)的底面连通,所述第六管线(36)与所述补液箱(22)的顶面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管线(36)上还设有第一流量控制阀(37),所述第五管线(35)上设有第二流量控制阀(38),所述第六管线(36)连接于所述抽吸泵(32)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38)之间的所述第五管线(35)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能动回路包括连通所述补液箱(22)和所述主给水管线(13)的第七管线(41),所述第七管线(41)与所述补液箱(22)的底面连通;
或者,所述第七管线(41)与所述第三管线(33)连通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线(23)上设有用于截流蒸汽的第一隔离阀(28),所述第五管线(35)和所述第七管线(41)上分别设有用于截流液体的第二隔离阀(39)和第三隔离阀(4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二次侧余热排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线(23)上设有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所述第一隔离阀(28),所述第五管线(35)上设有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所述第二隔离阀(39),所述第七管线(41)上设有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第三隔离阀(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002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面防晃荡装置及稳压器
- 下一篇:一种切碎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