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声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92596.8 | 申请日: | 2021-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30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闫超群;韩霄;曲佳辉;王舒楠;童宗鹏;殷长春;姜小荧;支李峰;熊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01N1/08 | 分类号: | F01N1/08;F01N1/02;F01N3/04;F01N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郭佳寅 |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声器 | ||
1.一种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对的出口端和封闭端,所述出口端设置有出气口;
内筒,所述内筒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间隔开,所述内筒包括膨胀腔;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连通至所述膨胀腔;
其中,所述内筒的侧壁和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的空间构造为回流气道,所述回流气道连通至所述膨胀腔和所述壳体的所述出口端与所述内筒的靠近所述出口端的端部之间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膨胀腔和第二膨胀腔,其中所述第一膨胀腔比所述第二膨胀腔更靠近所述出气口,所述进气管连通至所述第一膨胀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隔板将所述内筒分隔为所述第一膨胀腔和所述第二膨胀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内还设置有对冲筒,所述对冲筒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隔板,且所述对冲筒与所述内筒间隔开,以形成内气道,所述内气道与至少两个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对冲筒的侧壁具有多个对冲孔,以使得进入所述第一膨胀腔的气体能够对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对冲孔沿所述对冲筒的轴向和周向均匀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包括过渡气道,所述过渡气道位于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内气道之间,且所述过渡气道相对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内气道均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气道构造为锥形,所述过渡气道的锥顶朝向所述出口端;
所述进气管沿所述壳体的径向设置,至少两个所述进气管连接至所述过渡气道的锥顶,且至少两个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过渡气道的连接处交叉形成锥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出口端与所述内筒的靠近所述出口端的端部之间的空间构造为第三膨胀腔,所述内筒还包括靠近所述壳体的出口端处的赫姆霍兹共振腔,以及连通至所述赫姆霍兹共振腔与所述第三膨胀腔的第二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内壁、外壁,以及形成在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之间的水冷腔,所述外壁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封闭端处,所述出水口靠近所述出口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冷腔内设置有沿所述壳体的周向螺旋布置的冷却水管;或者
所述水冷腔内设置有沿所述壳体的周向螺旋布置的隔筋,所述隔筋连接在所述内部和所述外壁之间,以将所述水冷腔分隔成螺旋形的冷却水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经由支撑肋连接至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支撑肋构造为散热肋片,所述散热肋片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散热肋片在所述回流气道内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延伸,且至少两个所述散热肋片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均匀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包括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内筒的靠近所述封闭端的端部,并构造为径向向内凸出,以使得所述内筒的所述弯折部处的内径沿靠近所述封闭端的方向先减小后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9259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