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宽视角实景三维数据获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82053.8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51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帝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243 | 分类号: | H04N13/243;B64D4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角 实景 三维 数据 获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宽视角实景三维数据获取装置,其包含宽视角相机组。所述宽视角实景三维数据获取装置中,所述宽视角相机组包含4套相机,所述相机为倾斜相机,所述4套相机的镜头与所述宽视角实景三维数据获取装置的Z轴形成的夹角分为两组,每组各两个,一组的夹角为30.5度,另一组的夹角为10度。本实用新型的宽视角实景三维数据获取装置针对大面积地面分辨率优于10cm的地级市、县域进行实景三维制作,应用本设置可以快速获取大面积的倾斜影像,并满足实景三维制作要求。主要针对地面分辨率优于10cm面状地形进行实景三维建模提供帮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视角实景三维数据获取装置。
背景技术
自然资源部于2019年启动“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在国家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与精化、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海洋测绘、内陆水下测绘等方向凝练形成大项目、大工程。近几年,实景三维已在我国部分地区展开应用,而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完成实景三维建设,这是自然资源部为地理信息产业带来的一个大机遇。
实景三维中国主要有三个层级构成:地形级、城市级、部件级。从三个层级的内容和用途来看,地形级、城市级建设更具有基础性、公益性的属性,而部件级建设则更侧重满足个性化需求。优于10cm的倾斜摄影将是整个实景三维中国中地形级的重头戏,而常规倾斜摄影在完成大面积区域时采用有人飞机或者大型无人机搭载5镜头倾斜相机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
近几年,实景三维已在我国部分地区展开应用,而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完成实景三维建设,需要针对大面积的拍摄装置,而常规倾斜摄影在完成大面积区域时采用有人飞机或者大型无人机搭载5镜头倾斜相机完成,有人飞机需要的人力物力过大,而如果用载重大一些的无人机搭载5镜头倾斜相机,则操作性较复杂,价格昂贵。并且,倾斜相机组装置重量较重,这给无人机增加了极大的负载负担,不仅导致无人机的飞行高度、距离受到极大影响,而且极大地降低了无人机的续航能力。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鉴于所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等进行了研究,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1、一种宽视角实景三维数据获取装置,其包含:
宽视角相机组。
2、根据项1所述的宽视角实景三维数据获取装置,其中,
所述宽视角相机组包含4套相机。
3、根据项1或2所述的宽视角实景三维数据获取装置,其中,
所述相机为倾斜相机。
4、根据项1或2所述的宽视角实景三维数据获取装置,其中,
所述4套相机的镜头与所述宽视角实景三维数据获取装置的Z轴形成的夹角分为两组,每组各两个,一组的夹角为30.5度,另一组的夹角为10度。
5、根据项1或2所述的宽视角实景三维数据获取装置,其中,
所述相机包含相机主板、CMOS和镜头。
6、根据项1或2所述的宽视角实景三维数据获取装置,其中,
所述CMOS的尺寸为35.7mm×23.8mm,像素为9504×6336,总像素数超过6100万,镜头焦距为56mm。
7、根据项1或2所述的宽视角实景三维数据获取装置,其中,所述获取装置不包括相机的外壳、金属骨架、屏幕、防抖设备、电池。
8、根据项1或2所述的宽视角实景三维数据获取装置,其还包括相机供电接口、数据存储以及相机控制触发接口,无人机能够通过相机控制触发接口控制相机拍照曝光,并且能够通过相机供电接口提供供电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帝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帝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820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压力罐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吸盘式取件装置及机械臂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