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输电车及石墨化炉供电切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71884.5 | 申请日: | 2021-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4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魏开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开军 |
| 主分类号: | H01R27/00 | 分类号: | H01R27/00;H01R13/40;H01R13/627;H01R13/629 |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罗楠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输电 石墨 供电 切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输电车及石墨化炉供电切换装置,属于供电切换装置领域,移动式输电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母排;电极夹紧组件,用于夹紧炉头导电电极;车载导电排组件,与所述电极夹紧组件连接;压紧机构,与所述车载导电排组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车载导电排组件移动,以实现与所述母排的压紧、分离。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输电车在使用时,电极夹紧组件夹紧炉头导电电极,通过压紧机构带动车载导电排组件与母排压紧,此时合闸即可进行送电,送电结束进行换炉时只需按照上述过程相反操作即可,可以实现在20‑30min内完成切换工作,解决了现有送电切换方式存在的耗时长、成本高、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电切换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输电车,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移动式输电车的石墨化炉供电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墨化炉炉头(炉尾)送电结束后,需要人工拧开铝母线通过铜软连接到炉头电极的夹紧装置,断开后再把准备送电炉的夹紧装置拧紧后方可以进行正常送电生产。
这种送电切换方式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1、切换时间长,每次切换需要约5个工人耗费2-3h才能完成;
2、占地面积大,现有方法需要在炉头(炉尾)的主母排下侧焊接分支母排,还要从分支母排向炉头电极铜软连接,这些都要占据炉头(炉尾)的大部分空间;
3、存在安全隐患,现有方法不通电的石墨化炉是依靠分支母排和铜软连接间加环氧树脂绝缘板隔开来实现的,石墨化车间的石墨粉集聚到分支母排和铜软联接之间会造成短路事故,带电的分支母排如果有导电物体落下和车间钢柱连上,也会造成短路;
4、成本高,按照10000吨/年的石墨化炉需要铝排约320吨,铜排90吨,夹紧装置用钢材约55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移动式输电车,在石墨化炉送电完成后,人工操作移动式输电车移动到与待送电炉对正,操作夹紧组件分别和主母排、炉头电极连接即完成换炉工作,耗时短,消除了原来存在的短路安全隐患,且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移动式输电车的石墨化炉供电切换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移动式输电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
母排;
电极夹紧组件,用于夹紧炉头电极;
车载导电排组件,与所述电极夹紧组件连接;
压紧机构,与所述车载导电排组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车载导电排组件移动,以实现与所述母排的压紧、分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导电排组件包括:
铜软带;
导电铜板,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导电铜板分设在所述铜软带的两端;
铜母线,连接在所述铜软带的两端之间。
优选地,两组所述导电铜板设置在电极夹紧组件的内侧,且与所述炉头电极紧贴;位于所述铜软带两端之间的导电铜板与所述压紧机构连接,以通过压紧机构带动与所述母排压紧、分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导电排组件还包括:
母线侧铜板,固定在所述压紧机构上,且与所述铜母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伸缩缸,所述伸缩缸固定在所述车体上,且所述伸缩缸的伸缩端固定有所述母线侧铜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夹紧组件为夹钳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电极夹紧组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开军,未经魏开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718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