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用线缆固定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44965.6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3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徐成克;刘志虎;章林;肖永强;赵从虎;汪思迪;陈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帅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线缆 固定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器人用线缆固定组件,包括从机器人基座贯穿至机器人第一部件内的线缆,还包括固定部件,与机器人第一部件连接,用于将线缆固定组件、线缆一同固定在机器人上;紧固部件,用于将线缆沿机器人第一部件的中心线对称布置在固定部件上,并迫使线缆跟随机器人第一部件相对于机器人基座旋转;所述线缆至少具备第一线条体、第二线条体,所述第一线条体、第二线条体至少具体六个线芯和一个居中布置的气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保护机器人线缆,防止线缆磨损,提高了机器人的可靠性和降低了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器人用线缆固定组件。
背景技术
机器人线缆作为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机器人的使用寿命,通用六轴工业用机器人,尤其针对于全密封式的机器人,机器人线缆布置于机器人本体内部,线缆从基座进入到机器人本体内,并且位于该处的线缆包括六关节机器人从第一到第六轴的线缆。
针对六关节机器人的第一关节的在应用现场的运行频率和运动范围均要高于其他轴的场合,因此如果不对此位置的机器人线缆进行合理的固定,长期的扭转会导致线缆受损,进而造成机器人报警、停机等故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机器人用线缆固定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机器人用线缆固定组件,包括从机器人基座贯穿至机器人第一部件内的线缆,还包括:
固定部件,与机器人第一部件连接,用于将线缆固定组件、线缆一同固定在机器人上;
紧固部件,用于将线缆沿机器人第一部件的中心线对称布置在固定部件上,并迫使线缆跟随机器人第一部件相对于机器人基座旋转;
所述线缆至少具备第一线条体、第二线条体,所述第一线条体、第二线条体至少具体六个线芯和一个居中布置的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件为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机器人第一部件配合的第一安装面、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有用于固定座与机器人第一部件连接的第一沉头孔,所述第一导向面上设有与紧固部件连接的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部件为外侧面为扇形面的夹紧件,所述扇形面上设有与螺纹孔适配的第二沉头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第一半圆孔,所述夹紧件上设有与两个第一半圆孔相同的两个第二半圆孔,两个第一半圆孔与两个第二半圆孔对应连接后构成两个圆柱形孔,所述第一线条体、第二线条体从两个圆柱形孔内对应穿过。
进一步地,每个第一半圆孔、每个第二半圆孔内均至少设有一个沿轴向布置的条形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夹紧件为尼龙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件为两个呈L型且对称分布在机器人第一部件上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均设有与机器人第一部件的中心线有一定夹角的第二导向面、与机器人第一部件配合的第二安装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第二导向面上设有至少三组对称分布且与紧固部件配合的槽口。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部件为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依次穿过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的槽口,以将第一线条体、第二线条体对应固定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为低碳合金钢材料,所述固定带为尼龙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保护机器人线缆,防止线缆磨损,提高了机器人的可靠性和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449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接口智能电池充电装置
- 下一篇:具有后踵系带的休闲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