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自发自用的空气动力套件发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025174.9 | 申请日: | 2021-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76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琍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37/02 | 分类号: | B62D37/02;B60K1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6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新能源 汽车 自发 自用 空气 动力 套件 发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动力套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自发自用的空气动力套件发电装置,包括机箱、调节装置、支撑板、汽车尾流板、新能源汽车与发电装置,所述新能源汽车的顶端设置有发电装置,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后侧设置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内腔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定点杆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本新型方案能够通过设置汽车尾流板对新能源汽车上侧气流的控制,使新能源汽车上侧的气流紧贴新能源汽车的上表面,便于对发电装置的利用,通过设置调节装置可以对汽车尾流板进行调节,通过启动左右两侧第一电机带动汽车尾流板向上移动并且可以调节汽车尾流板的角度与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动力套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自发自用的空气动力套件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尾流板是一种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研制的产品,它最先被用于赛车上,由于赛车行驶速度高,会产生一定的升力,使轮胎向上抬起造成车辆发飘,影响行驶安全,所以加添了汽车尾流板把车身压向地面,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接触力。随着轿车速度的提高,汽车尾流板在轿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1921785910.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风光双模便携式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为中空的内腔,内腔分别靠近前后挡风玻璃一端上设置有贯穿的风口,风口通过风门封闭;内腔内部还通过隔板分割出一块独立的电气腔,电气腔内安装有电气箱、收纳防水箱、展开皮带,电气箱内安装有PLC、对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模块,充电模块包括用于调整电压的调压模块、稳定电压的稳压模块、用于将稳定电压输出的电能转换为能对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内腔位于两道风门之间的部分上安装有多个横流式风力发第一电机;横流式风力发第一电机包括、转轴、发第一电机,转轴一端与风轮装配固定、另一端与发第一电机的转子装配固定或传动连接,每台发第一电机的电流输出端依次与单独的调压模块、稳压模块导电连接。
该装置100%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完全符合国家倡导之清洁能源的国家政策,理论上使电动车摆脱对充电桩的依赖,解决了现在的电动车主焦头烂额的到处找充电桩的痛点,随开随停随时充电,但该装置在进行高度运动时,汽车上的气流会向上移动,不仅会造成车辆发飘,而且由于气流的上升导致充电装置工作不理想,工作时效率不稳定现象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自发自用的空气动力套件发电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自发自用的空气动力套件发电装置,有效的解决了该装置在进行高度运动时,汽车上的气流会向上移动,不仅会造成车辆发飘,而且由于气流的上升导致充电装置工作不理想,工作时效率不稳定现象发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自发自用的空气动力套件发电装置,包括机箱、调节装置、支撑板、汽车尾流板、新能源汽车与发电装置,所述新能源汽车的顶端设置有发电装置,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后侧设置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内腔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定点杆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汽车尾流板;
所述机箱的内腔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杆,前端左右两侧所述螺杆的外壁均固定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螺杆的外壁局部设置有螺纹,所述螺杆的外壁均螺接有螺块,所述机箱内腔左右侧壁的前侧均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传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左右两侧所述螺杆的相视侧固定连接有活口连接头,右侧所述螺块上侧的前后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左侧所述螺块上侧的前后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左侧两组与右侧两组所述螺杆的外壁均套接有链带;
所述汽车尾流板底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左侧所述连接块的底部与第二连接板的上侧相连接,右侧所述连接块的底部与第一连接板的上侧相连接。
优选的,前侧所述第二连接板活动插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本体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杆贯穿滑槽并延伸至后侧第二连接板的后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琍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琍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251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超市用智能防盗装置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用挤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