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电动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08930.7 | 申请日: | 202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29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梁存;金启前;沈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B60L58/1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李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车辆 动力电池 管理 系统 具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电动车辆,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制模组和多个从控制模组,主控制模组包括主控制器和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主控制器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相连,每个从控制模组与动力电池中的每个单体电池模块一一对应设置,每个从控制模组包括从控制器和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从控制器与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相连,每个从控制模组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进行无线通信以将每个从控制器监测的相应单体电池模块的状态信息发送给主控制模组,以便主控制模组对每个单体电池模块的状态进行无线监控。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安装难度低,重量较轻,维护难度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当前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架构采用基于CAN网络或基于菊花链配置的线束来连接电池组,制造工艺繁琐、成本高,需要经常维护,且维修难度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安装难度低,空间布局设置更灵活,重量较轻,维护难度低。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的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电动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制模组和多个从控制模组,所述主控制模组包括主控制器和第一无线通信单元,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相连,所述多个从控制模组中的每个从控制模组与动力电池中的每个单体电池模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每个从控制模组包括从控制器和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所述从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相连,所述每个从控制模组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进行无线通信以建立与所述主控制模组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并通过与所述主控制模组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将每个所述从控制器监测到的相应单体电池模块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控制模组,以便所述主控制模组对每个单体电池模块的状态进行无线监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通过将每个从控制模组与单体电池模块一一对应,提升了从控制模组监测单体电池模块状态信息的准确性,进一步地,通过在主控制模组和从控制模组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使得主控制模组可以同步监测、管理每个单体电池模块,且可以较好地降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安装难度,空间布局设置更灵活,重量较轻,维护难度低。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单体电池模块的温度信息、电压信息、电流信息、内阻信息和电量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地,所述每个从控制模组还包括温度检测器、电压检测器、电流检测器和电量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电压检测器、电流检测器和电量检测器分别与所述从控制器相连,所述从控制器通过所述温度检测器、电压检测器、电流检测器和电量检测器监测相应单体电池模块的温度、电压、电流和电量,并根据所述单体电池模块的温度、电压、电流和电量获取所述相应单体电池模块的温度信息、电压信息、电流信息、内阻信息和电量信息,以及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将所述相应单体电池模块的温度信息、电压信息、电流信息、内阻信息和电量信息发送到所述主控制模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每个从控制模组还根据与所述主控制模组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接收所述主控制模组下发的每个单体电池模块的状态信息,并根据每个单体电池模块的状态信息对相应单体电池模块进行管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模组还根据每个单体电池模块的状态信息生成管理指令,并根据与所述每个从控制模组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将所述管理指令发送到所述每个从控制模组,以便所述每个从控制模组对相应单体电池模块进行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089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噪音型门合页
- 下一篇:一种林业防火树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