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主避障巡检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000561.7 | 申请日: | 2021-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2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谈峻菡;赖欣;王森;王宝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主 巡检 机器人 | ||
1.一种自主避障巡检机器人,由组合导航系统、触须传感系统、测距传感系统、循迹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巡检机器人底盘(10)中心线左边装有一个黑线循迹模块A(9),在底盘(10)中心线右边装有一个黑线循迹模块B(4),在巡检机器人底盘装有四个麦克纳姆轮(5),在巡检机器人正前方装有触须传感器A(1)、触须传感器B(2)、触须传感器C(6)、触须传感器D(7),红外测距传感器A(8)安装在巡检机器人左前方,红外测距传感器B(3)安装在巡检机器人右前方,组合导航系统包括惯导传感器(14)、GPS定位模块(13)、GPS定位模块(13)安装在巡检机器人车顶;触须传感器A(1)安装在巡检机器人左前方的位置、触须传感器B(2)安装在巡检机器人右前方的位置,触须传感器A(1)和触须传感器B(2)处在同一水平面上,触须传感器A(1)和触须传感器B(2)的触须最大摆动范围的宽度大于巡检机器人车身宽度十厘米,触须传感器C(6)安装在巡检机器人上方的位置,触须摆动起来时,触须传感器C(6)的触须最大摆动位置高于巡检机器人顶部五厘米、触须传感器D(7)安装在巡检机器人下方的位置,触须摆动起来时,触须传感器D(7)的触须最大摆动位置能恰好与地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主避障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须传感系统中触须传感器A(1)由齿轮A(15)、齿轮B(17)、压力传感器(16)、弹簧(18)、套筒(19)、触须(20)、硬质轻型杆(21)组成,齿轮A(15)与电机轴(22)相连接,弹簧连接压力传感器(16)与套筒(19),硬质轻型杆(21)与触须(20)连接,硬质轻型杆(21)与地面垂直,硬质轻型杆(21)的顶端与巡检机器人等高,硬质轻型杆(21)的底端与底盘(10)等高,触须传感器B(2)与触须传感器A(1)在结构上一致,具有左右对称性,电机轴(22)带动齿轮A(15)顺时针转动,齿轮A(15)与齿轮B(17)啮合,齿轮B(17)的最大转动角α为90°,当前方没有障碍物时齿轮B(17)转动到90°时,由于弹力,弹簧(18)会把齿轮B(17)弹回到α为0°的位置,如果前方有障碍物,触须(20)摆动时会与套筒(19)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主避障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传感系统由红外测距传感器A(8)、红外测距传感器B(3)、舵机A(12)、舵机B(11)组成,红外测距传感器A(8)与舵机A(12)连接、红外测距传感器B(3)与舵机B(11)连接,红外测距传感器A(8)和红外测距传感器B(3)安装在巡检机器人前方,且与黑线循迹模块B(4)和黑线循迹模块A(9)等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主避障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迹系统由黑线循迹模块A(9)、黑线循迹模块B(4)组成,安装在机器人底盘中心线的两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00056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救生圈防脱挂钩
- 下一篇:一种提高豆类有效成分保留的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