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助力功能的智能上肢假肢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80602.2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9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力;黄毓麟;陆洁;王帅;赵瑞;李鑫龙;廖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F2/54 | 分类号: | A61F2/54;A61F2/7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41110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助力 功能 智能 上肢 假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助力功能的智能上肢假肢,具体包括:上关节,该上关节内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上关节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助力装置,该助力装置设置在上关节底部,所述助力装置顶部与上关节底部固定连接;下关节,该下关节顶部与助力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关节远离助力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与下关节之间设置有电子旋转台;所述助力装置包括:助力盘,该助力盘内部开设有转动空腔,所述助力盘顶部开设有助力口,本发明涉及假肢技术领域。该一种带有助力功能的智能上肢假肢,可减轻噪音,使用体验较好,下关节的灵活性较高,同时下关节能够朝向两个方向转动,使用是比较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假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助力功能的智能上肢假肢。
背景技术
假肢就是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为弥补截肢者或肢体不完全缺损的肢体而专门设计和制作装配的人工假体,又称“义肢”,它的主要作用是代替失去肢体的部分功能,使截肢者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其适用对象是因疾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运动创伤等原因的截肢者。目前使用的假肢通常只是模拟真实肢体,假肢的功能有限,并且多组电机驱动的假肢使用时噪声较大,实际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助力功能的智能上肢假肢,解决了目前使用的假肢通常只是模拟真实肢体,假肢的功能有限,并且多组电机驱动的假肢使用时噪声较大,实际体验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带有助力功能的智能上肢假肢,具体包括:
上关节,该上关节内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上关节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底部设置有控制电源;
助力装置,该助力装置设置在上关节底部,所述助力装置顶部与上关节底部固定连接;
下关节,该下关节顶部与助力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关节远离助力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与下关节之间设置有电子旋转台;
所述助力装置包括:
助力盘,该助力盘内部开设有转动空腔,所述助力盘顶部开设有助力口,所述助力盘底部开设有滑动口;
转动辊,该转动辊设置在助力盘内部,所述转动辊两端均与转动空腔内壁转动连接;
转动支架,该转动支架的支脚设置在转动辊侧面并与转动辊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支架顶部固定连接有偏移轴;
偏移外壳,该偏移外壳套设在偏移轴外侧并与偏移轴滑动连接,所述偏移外壳内壁两端均通过电动推杆连接有挤压板。
设置有助力装置,通过伸缩杆带动助力装置内部的偏移外壳移动,偏移外壳通过偏移轴带动转动支架移动,转动支架移动的同时推动转动棍转动,转动棍即可通过连接块带动下关节转动,通过伸缩杆代替电机可减轻噪音,使用体验较好。
优选的,所述助力欧盘通过助力口与上关节底部连通,所述偏移外壳顶部与伸缩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选用液压伸缩杆,设置有偏移轴和偏移外壳,可通过偏移外壳两端的电动推杆带动挤压板移动,可通过挤压板将偏移轴顶开,使偏移轴在偏移外壳内部偏向一侧,即可控制偏移轴在受到挤压时对转动棍的推动方向,方便使下关节能够朝向两个方向转动,使用是比较方便。
优选的,所述转动辊底部通过连接块与下关节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底部的连接块通过滑动口延伸至助力盘外部。
优选的,所述上关节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源,所述伸缩杆和偏移外壳内部的电动推杆均与驱动电源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程学院,未经湖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806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