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托盘铝型材用自动压缓冲胶条的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77530.6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0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朱茂林;陈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钧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朱亮淞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托盘 铝型材用 自动 缓冲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托盘铝型材用自动压缓冲胶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工序1:将下半部铝型材放入下铝型材传送机构中间歇性传送,下铝型材的胶条槽朝上,将胶条切割成与下铝型材长度适配的胶条段,并将切割后的胶条段转移至下铝型材的胶条槽中,然后通过胶条压入设备将胶条压入对应的胶条槽中;
工序2:该工序与工序1同步进行,将上半部铝型材放入上铝型材传送机构中间歇性传送,上铝型材的胶条槽朝上,将胶条切割成与上铝型材长度适配的胶条段,并将切割后的胶条段转移至上铝型材的胶条槽中,然后通过胶条压入设备将胶条压入对应的胶条槽中;
工序3:在工序1和工序2进行的同时,将螺栓预先放入在装配治具中,螺栓的螺杆竖向朝上,根据需求可继续向螺杆上套设垫片;装载有螺栓的装配治具完成后等待在下铝型材传送机构的出料端处;
工序4:将已经完成胶条压入的下铝型材放入到装配治具中,并使得螺栓的螺栓杆穿过下铝型材的安装孔;
工序5:将工序4中的半成品向前传送,并根据需求向半成品上表面装配其它零件;
工序6:将工序2中已完成胶条压入的上铝型材进行180°翻转,使得上铝型材的胶条侧朝向于下铝型材,上铝型材的背面朝上;
工序7:将翻转后的上铝型材放入至工序5中的半成品上方,并使得上铝型材的安装孔正对应于螺栓的螺杆部;
工序8:工序7装配后的半成品继续向前位移,并向螺杆部上装配螺母,然后将螺母旋钮锁紧在螺栓上,可根据需求在装配螺母之前向螺杆上套设垫片;
工序9:经过工序8装配完成后的产品通过人工或者机械手从装配治具中取出,并向后序的成品通道进行传送;
工序10:工序9中被物料取出后的装配治具向下铝型材传送机构的出料端处循环位移,并在循环位移途径中完成工序3的作业内容。
2.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盘铝型材用自动压缓冲胶条的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铝板胶条压入装置(1)、上铝板胶条压入装置(2)、装配治具循环装置(3)、下铝板转移装置(4)、上铝板翻转转移装置(5)和夹持卸料装置(6),所述装配治具循环装置(3)包括沿循环路径依次设置的下铝板进料端(3a)、上铝板进料端(3b)和组合板出料端(3c),所述下铝板胶条压入装置(1)对应于下铝板进料端(3a)设置,所述上铝板胶条压入装置(2)的出料端设置有上铝板翻转转移装置(5),且所述上铝板翻转转移装置(5)对应于上铝板进料端(3b)设置,所述夹持卸料装置(6)对应于组合板出料端(3c)设置,且位于所述组合板出料端(3c)处的组合铝板通过夹持卸料装置(6)从装配治具循环装置(3)上移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施一种托盘铝型材用自动压缓冲胶条的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铝板胶条压入装置与上铝板胶条压入装置结构相同;所述下铝板胶条压入装置(1)包括胶条传送机构(1.1)、料板传送机构(1.2)、胶条切割机构(1.3)、胶条移动机构(1.4)和胶条压入机构(1.5),所述胶条传送机构(1.1)上间距于出料端设置有胶条切割机构(1.3),胶条通过所述胶条切割机构(1.3)切割成若干胶条段,所述胶条传送机构(1.1)的出料端上方设置有胶条移动机构(1.4),被切割的胶条段通过胶条移动机构(1.4)从胶条传送机构(1.1)移动至料板传送机构(1.2)上的下铝板上,所述料板传送机构(1.2)间距于出料端设置有胶条压入机构(1.5),下铝板上的胶条段通过所述胶条压入机构(1.5)压入在料板的胶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施一种托盘铝型材用自动压缓冲胶条的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治具循环装置(3)包括支撑底座(3.1)、治具活动座(3.2)和治具循环机构,所述支撑底座(3.1)上包含有环状的导向滑道(3.5),所述导向滑道(3.5)内设置有若干相邻的治具活动座(3.2),所述支撑底座(3.1)上设置有治具循环机构,且所述治具循环机构驱动若干所述治具活动座(3.2)在导向滑道内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钧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钧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75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