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硅晶圆片形貌的酸蚀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77464.2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0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吴泓明;钟佑生;黄郁璿;李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合晶硅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1/306 | 分类号: | H01L21/306;H01L21/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动力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75 | 代理人: | 张盼 |
| 地址: | 451162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航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硅晶圆片 形貌 蚀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硅晶圆片形貌的酸蚀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清洗后表面暴露的硅晶圆片置于蚀刻槽内,采用蚀刻液溢流循环的方法进行蚀刻,蚀刻液溢流循环流量为140~195L/min;蚀刻液由HF和HNO3组成,蚀刻液内还均匀分布有惰性气体气泡,通过调整所述惰性气体气泡参数,可获得特定几何形貌的硅晶圆片。本发明首先通过调节蚀刻液组成、流量及温度控制硅晶圆片表面的整体蚀刻速率,再通过在蚀刻液内添加惰性气体气泡来调整硅晶圆片边缘与中心蚀刻速率,从而使硅晶圆片的蚀刻速率得到有效控制,获得理想的特定几何形貌的硅晶圆片,为后道抛光工艺提供一种有益于品质输出的平坦度和几何形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硅晶圆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硅晶圆片形貌的酸蚀刻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硅晶圆片的制造流程基本为:单晶硅棒初加工(切断,滚磨)、切片、研磨、倒角、蚀刻、背面处理、抛光、清洗等。其中,硅晶圆片的化学蚀刻工艺通常分为碱蚀刻工艺与酸蚀刻工艺,碱蚀刻是各向异性蚀刻过程,蚀刻速率相对较慢,硅晶圆片表面粗糙度较大,酸蚀刻是各向同性蚀刻过程,蚀刻速率快,尤其是硅晶圆中心蚀刻速率更快,表面粗糙度小,但硅晶圆片形貌不宜控制。蚀刻是比较重要的工序,蚀刻工序不仅可以去除前制程工序造成的硅晶圆片表面损伤层,改善硅晶圆表面光泽度和洁净度,而且通过蚀刻工艺参数的调整可以得到不同形貌的硅晶圆片。
现有常用的硅晶圆片抛光方式为化学机械抛光(CMP),在抛光过程中,由于抛头的旋转,抛光液在离心力作用下,硅晶圆片边缘移除速率明显高于硅晶圆片中心的移除速率。为了平衡抛光过程中硅晶圆片边缘与中心厚度差异,往往需要搭配不同形貌的蚀刻片。蚀刻作为改变抛光前硅晶圆片形貌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蚀刻后的硅晶圆片形貌对后续抛光片的TTV(硅晶圆片的总厚度变化:即多个厚度测量值中的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的差值)、TIR(总指示读数:硅晶圆片在夹紧紧贴情况下,以硅晶圆片表面合格质量区内或规定的局部区域内的所有的点的截距之和最小的面为参考平面,测量硅晶圆片表面与参考平面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的偏差值)、STIR(局部总指示读数)、 Rolloff(边缘滚降量(edge Roll-Off Amount:ROA)是指,平坦度规格的适用范围外的边缘刨除区域和相较于该区域更靠内侧的区域的边界位置的晶圆表面的塌边量。具体而言,边缘滚降量被定义为,在将晶圆背面矫正为平面的状态下修正晶圆表面的倾斜的基础上,将从最外周起3~6mm的晶圆表面的平坦区域作为基准面,并作为从最外周起例如0.5mm的位置上的从上述基准面的形状位移量)等平坦度参数具有较大影响,其中Rolloff值是最重要的参考参数。如何控制蚀刻过程,为后道抛光工艺提供一种有益于品质输出的平坦度和几何形状,以满足集成电路制造对硅晶圆片平坦度性能越来越苛刻的要求是目前亟需攻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目前酸蚀刻过程中硅晶圆片的形貌不易控制的问题,本发明经过多次工艺条件测试,探索出能够稳定控制硅晶圆片形貌变化的酸蚀刻硅晶圆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控制硅晶圆片形貌的酸蚀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清洗后表面暴露的硅晶圆片置于蚀刻槽内,采用蚀刻液溢流循环的方法在20~46℃条件下进行蚀刻,蚀刻时间为135~185s,所述蚀刻液溢流循环流量为140~195L/min;所述蚀刻液由HF和HNO3组成,其中HF和HNO3的体积比为(25~35):(65~75),所述蚀刻液内还均匀分布有惰性气体气泡,通过调整所述惰性气体气泡参数,可获得特定几何形貌的硅晶圆片。
优选的,所述硅晶圆片采用HF/O3清洗,使表面暴露;所述HF/O3清洗采用清洗液循环进行清洗,所述清洗液中HF酸体积百分浓度为 3~10%,臭氧含量为1~2.6ppm,循环流量20~26L/min,温度为 55~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合晶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合晶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74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