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睡莲块茎诱导组培快繁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75282.1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3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林妃;尹俊梅;郭玉华;丁哲利;李敬阳;李亚梅;陆锦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美燕 |
| 地址: | 570102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睡莲 块茎 诱导 组培快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睡莲块茎诱导组培快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消毒:以睡莲块茎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消毒;(2)诱导: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然后进行诱导培养;诱导培养基含有6‑BA、IBA和S106杀菌剂;(3)增殖培养:将诱导所得的芽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中,然后进行增殖培养;增殖培养基含有6‑BA、IBA和S106杀菌剂;(4)生根培养:将所得的芽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生根培养基含有IBA;(5)炼苗。本发明成功建立了以块茎为外植体的睡莲组培体系,诱导率和生根率均高达80%,且过程中耗时较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睡莲块茎诱导组培快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睡莲(Nymphaea tetragona)是多年生浮叶型水生草本植物,睡莲主要采取分株繁殖,因繁殖数量有限等原因,导致睡莲种苗价格居高不下,这制约了睡莲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对睡莲进行组织培养是短期内获得大量种苗的有效手段,然而关于睡莲的组培研究至今少有报道,睡莲组培过程中存在的污染严重、诱导率和生根率低、增殖和生根速度慢等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在外植体的消毒方面,由于不同的植物在组培过程中所涉及的污染微生物不同,因此其他植物的组培过程中所采用的消毒方法并不十分适用于睡莲外植体的消毒。睡莲整个生长周期都生长于水体环境中,根和茎生长于淤泥中,使得睡莲外植体不仅伴生有大量真菌和细菌,还有大量的内生菌,这些微生物不易清除,给睡莲的组培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戚华沙等以蓝药睡莲的根状茎、根、叶片、叶柄及种子作为外植体,进行消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根状茎及种子为材料消毒效果较好。然而采用根状茎为外植体时,污染率仍然高达70%,褐化率高达45%。
专利文献CN104488716A公开一种睡莲组织培养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培养基的配制,包括基本培养基和组培各阶段培养基的组分;2)外植体的选取及消毒;3)不定芽的诱导及增殖;4)生根培养;5)移栽。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睡莲进行不定芽诱导和增殖培养,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遗传性状一致的优质壮苗,克服了常规繁殖方法慢的缺点。然而其诱导培养1~2月后才有芽产生,生根效果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睡莲块茎诱导组培快繁的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种睡莲块茎诱导组培快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消毒:以睡莲块茎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消毒;
(2)诱导:将步骤(1)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然后进行诱导培养;
所述诱导培养基为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2.0~3.0mg/L 6-BA、0.5~1.0mg/L IBA和0.5~1.0mL/L S106杀菌剂;
(3)增殖培养:将步骤(2)诱导所得的芽接种至增殖培养基中,然后进行增殖培养;
所述增殖培养基为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2.0~3.0mg/L 6-BA、0.5~1.0mg/L IBA和0.5~1.0mL/L S106杀菌剂;
(4)生根培养:将步骤(3)培养后所得的芽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
所述生根培养基为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5~1.0mg/L IBA;
(5)炼苗。
优选的,所述基础培养基为MS培养基或1/2MS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52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