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原代肿瘤细胞的靶基因编辑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674588.5 申请日: 2021-12-31
公开(公告)号: CN114686523A 公开(公告)日: 2022-07-01
发明(设计)人: 金鸣;申红艳;袁鹏飞;刘娜;李玉兰;苏美华;郑雅茹 申请(专利权)人: 博雅缉因(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5/867 分类号: C12N15/867;C12N5/10;C12N5/09;C12N15/113;C12N9/22;C12Q1/02
代理公司: 北京彩和律师事务所 11688 代理人: 张红春
地址: 102206 北京***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应用于 肿瘤 细胞 基因 编辑 方法
【说明书】:

本申请涉及一种原代肿瘤细胞基因编辑方法,其包括:将包装有Cas9蛋白编码序列及sgRNA编码序列的慢病毒加入到包含原代肿瘤细胞的液体基质中;将所述慢病毒与所述原代肿瘤细胞共同培养;其中将所述慢病毒加入到包含原代肿瘤细胞的液体基质中时,所述原代肿瘤细胞为非贴壁状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因编辑技术,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高效的在原代肿瘤细胞中使用CRISPR-Cas9技术对靶标核酸序列进行编辑的方法。

背景技术

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有规律的聚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与Cas9核酸酶(CRISPR-Cas9)技术,已经可以成功地在干细胞等多种类型细胞中产生基因敲除和核苷酸序列的改变。近来,CRISPR-Cas9技术也被成功地用于在体内编辑小鼠原代细胞的基因组。但是,在体外培养的原代肿瘤细胞中用CRISPR-Cas9方法进行基因编辑成功率很低。一部分原因是原代肿瘤细胞数量少,体外培养增殖困难,增殖速度慢,另一部分原因是原代肿瘤细胞转染效率低,外源组分难以导入细胞等。此外,原代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的周期较短,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基因编辑,也增加了在体外培养的原代肿瘤细胞中进行基因编辑的难度。常规CRISPR- Cas9方法编辑过的细胞需要经过多次传代和增殖,经历苛刻的筛选条件,时间周期长,也不适用于原代肿瘤细胞编辑。例如:有文章报道采用CRISPR- Cas9方法在人原代气道呼吸上皮细胞中敲除MUC18基因,需要进行长达39 天的嘌呤霉素筛选。(Hong Wei Chu et al.CRISPR-Cas9 mediated geneknockout in primary human airway epithelial cells reveals a pro-inflammatoryrole for MUC18.Gene Ther.2015,22(10):822–829.)在原代人结肠癌细胞中过表达 P53突变体蛋白和OCT4蛋白,需要进行嘌呤霉素药物筛选和两周左右的单克隆挑选。(Koshkin,S.,Danilova,A.,Raskin,G.et al.Primary cultures of human colon cancer as amodel to study cancer stem cells.Tumor Biol.37,12833–12842 (2016).Mondal etal.Δ133p53α,a natural p53 isoform,contributes to conditional reprogrammingand long-term proliferation of primary epithelial cells.Cell Death andDisease.2018,9:750)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原代肿瘤细胞基因编辑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高效和稳定的原代肿瘤细胞基因编辑方法。因此,本申请具体涉及:

1.一种原代肿瘤细胞基因编辑方法,其包括:

将包装有Cas9蛋白编码序列及sgRNA编码序列的慢病毒加入到包含原代肿瘤细胞的液体基质中;

将所述慢病毒与所述原代肿瘤细胞共同培养;

其中将所述慢病毒加入到包含原代肿瘤细胞的液体基质中时,所述原代肿瘤细胞为非贴壁状态。

2.根据项1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

在将所述慢病毒加入到包含原代肿瘤细胞的液体基质中之前,

利用饲养层细胞对原代肿瘤细胞进行扩增培养。

3.根据项2所述的方法,其中,

利用饲养层细胞对原代肿瘤细胞进行扩增培养之后,去除饲养层细胞以控制所述饲养层细胞占饲养层细胞和原代肿瘤细胞总数的比例在5%以下,优选在4%以下,进一步优选在3%以下,进一步优选在2%以下,进一步优选在1%以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雅缉因(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博雅缉因(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745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