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空调HVAC进风口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62232.X | 申请日: | 202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2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杨泽光;张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空调 hvac 风口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空调HVAC进风口结构,包括外循环进风口、内循环进风口,内、外循环进风转换风门的下游设置有过滤芯,过滤芯的下游布置有风机,内循环进风口布置在外循环进风口同侧的下方。上述方案就是将内循环进风口由传统的直接面向车内驾乘人员的布置方向,更改为面向车前挡板,测量比较结果为降噪约2dB,对车内噪音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内环境领域,具体讲就是汽车空调HVAC(HVAC是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的英文缩写,就是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的进风口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驾乘人员对汽车的品质越来越关注,在众多衡量汽车品质的指标中,汽车空调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的英文缩写)性能已经成为决定汽车品质的重要指标,其中空调HVAC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也是车内空调噪音的发声源,对于如何改善空调风噪声,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用户的使用场景,最大噪音即最大风量工况一般为夏季高温刚上车时,这时采用的空调模式为全冷吹面内循环,此时噪音大的根本原因就是现有技术中的内循环进风口的设计方案必然导致的。
名称为“一种车载空调进风箱的进风控制结构”(公告号CN210211958U,以下简称文献1),文献1公开了以下技术内容:车载空调进风箱的进风控制结构包括进风箱本体,所述进风箱本体的上侧具有间隔分布的外循环进风口1和内循环进风口2。在内循环进风口2与外循环进风口1之间设置有风门装置,所述风门装置包括内循环风门3、外循环风门4,内循环风门驱动电机和外循环风门驱动电机能够分别带动内循环风门3和外循环风门4转动。
文献1至少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内循环风门3、外循环风门4独立设置并由内循环风门驱动电机和外循环风门驱动电机分别驱动,结构极为复杂,由此给部件的协调布置带来困难,内循环风门3、外循环风门4之间的板缝容易导致风噪;其二是所述进风箱本体的上侧具有间隔分布的外循环进风口1和内循环进风口2,内循环进风口2面向乘坐空间一侧,过滤板11下游设置的风机产生的噪音直接穿透过滤板11并从内循环进风口2处迅速传递到副驾面前,当然车内噪音自然是相当明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空调HVAC进风口结构,降低内循环模式下的空调噪音。
上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空调HVAC进风口结构,包括外循环进风口、内循环进风口,内、外循环进风转换风门的下游设置有过滤芯,过滤芯的下游布置有风机,其特征在于:内循环进风口布置在外循环进风口同侧的下方。
上述方案就是将内循环进风口由传统的直接面向车内驾乘人员的布置方向,更改为面向车前挡板,测量比较结果为降噪约2dB,对车内噪音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2分别是本发明的前、后向视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汽车空调HVAC进风口结构包括外循环进风口10、内循环进风口20,内、外循环进风转换风门30的下游设置有过滤芯40,过滤芯40的下游布置有风机,内循环进风口20布置在外循环进风口10同侧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22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道极化条件下的信号传输方法
- 下一篇:临时身份证制机的存卡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