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锆铪分离碱洗余水回用及锆回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60314.0 | 申请日: | 202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9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育学;祝和彪;孔冬成;孙军;成冬林;罗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二七二铀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22B7/00;C22B34/14;C02F103/16;C02F1/66;C02F1/52;C02F1/00;C02F1/2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陈晓菲 |
地址: | 421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碱洗余水回用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湿法锆铪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锆铪分离碱洗余水回用及锆回收的方法,以锆铪分离反有碱洗后的碱洗余水为原料,经过加入液碱沉淀,过滤得到氢氧化锆沉淀产物,沉淀母液经过预处理作为碱洗剂进行回用,与反有进行碱洗再生,通过控制不断回用的碱洗余水中的硝酸根浓度,当碱洗余水硝酸根浓度接近450g/L时,沉淀后的母液则进入硝钠工序进行回收。本发明通过控制碱洗余水回用,充分利用碱洗余水中未参与反应的碳酸钠、碳酸氢钠,提高锆的回收率,大幅降低原材料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法锆铪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锆铪分离碱洗余水回用及锆回收的方法。
背景技术
TBP-HNO3+X萃取分离工艺技术是目前一种锆铪湿法分离新技术,是核级海绵锆(铪)生产的关键的技术。该技术以氯氧化锆为原料制备萃取原液,以HNO3+X作为介质,采用磷酸三丁酯作萃取剂,磺化煤油做作稀释剂,用碳酸钠作有机相再生剂,稀硝酸作为再生有机相水洗剂。通过萃取分离锆铪,可以同时制得核级二氧化锆和核级二氧化铪产品。
锆铪湿法分离有机相进行碱洗再生后,碱洗余水进入废水处理工序处理。碱洗余水中有含锆、碳酸钠、碳酸氢钠及其他杂质,碱洗余水直接进入废水中和处理,废水排放量大,其中碱洗余水中的锆没有回收、碳酸钠、碳酸氢钠没有直接回用。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急需设计一种锆铪分离碱洗余水回用及锆回收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锆铪分离碱洗余水回用及锆回收的方法,解决锆铪湿法分离有机相进行碱洗再生后,碱洗余水中有含锆、碳酸钠、碳酸氢钠得不到合理利用的问题,实现降低碱洗剂消耗,提高锆的回收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锆铪分离碱洗余水回用及锆回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经锆铪分离工序反萃取后的有机相通过碱洗剂进行两级逆流洗涤再生,产生的再生后有机相进行水洗酸化处理,产生的碱洗余水进行步骤二处理。
步骤二:将碱洗余水加碱沉淀,控制沉淀温度和PH,将沉淀母液进行过滤,滤饼酸溶回收锆,过滤后的沉淀母液进行沉降、预处理进行步骤三处理。
步骤三:经锆铪分离工序反萃取后的有机相通过步骤二处理后的沉淀母液进行两级逆流洗涤再生,产生的再生后有机相进行水洗酸化处理,产生的碱洗余水进行步骤二处理。
步骤四:对步骤二的沉淀母液进行分析判断,至沉淀母液中硝酸根达到时450g/L,进行步骤五处理。
步骤五:将碱余水沉淀后的沉淀母液加酸中和,去硝钠回收工序回收硝酸钠。
在本发明的工艺方法中,步骤一中所述锆铪湿法工艺中反萃取后的有机相,磺化煤油体积占比为40%,磷酸三丁酯体积占比为60%,反萃取后有机相中硝酸浓度为0.5~0.7mol/L,p(Zr)=0.4~0.7g/L,碱洗剂中c(Na2CO3)=100~127g/L,碱洗余水中p(Zr)=1.2~2.1g/L,c(Na2CO3)=10~18g/L,c(NaHCO3)=50~75g/L。
在本发明的工艺方法中,步骤二所述的碱洗余水加碱沉淀中,液碱的质量分数为32%,沉淀温度为45℃~55℃,沉淀终点PH=12,沉淀母液中p(Zr)=0.0001~0.001g/L,c(Na2CO3)=90~108g/L,c(NO3-)=120-485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二七二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核二七二铀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603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