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电流控制电动尾翼开闭位置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8454.4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3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郑云升;车全武;马贵;陈富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B60T1/16;B62D3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电流 控制 电动 尾翼 开闭 位置 方法 系统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流控制电动尾翼开闭位置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包括以下步骤:响应于接收到尾翼开启或关闭指令时,驱动电机驱动尾翼运动;在尾翼运动过程中,获取位置识别信号,并在位置识别信号达到对应的预设值时,获取驱动电机的电流信号;响应于判断出电流信号达到对应的预设电流值时,则认为尾翼运动到对应的预设位置,控制尾翼停止运动。本发明通过电动尾翼运行过程中的电流值来判断尾翼开闭位置的控制策略,该策略可无需增加额外的微动开关成本,并利用电机运行自身产生的电流值来判断尾翼开闭状态,在实现功能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电流控制电动尾翼开闭位置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人们对操作舒适性的需求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开始考虑使用可伸缩式电动尾翼。可伸缩尾翼至少需要具备两种状态,一种打开状态,一种关闭状态。
用户操作按键或车速自适应的方式,给尾翼控制器下达指令,尾翼控制器接收到指令后,执行从关闭运行到打开、或从打开运行到关闭的指令。
现有尾翼系统设有微动开关,尾翼控制器通过微动开关的触发状态来识别尾翼当前处于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但这种方式需要增设微动开关,增加了成本。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利用电流控制电动尾翼开闭位置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电流控制电动尾翼开闭位置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通过电动尾翼运行过程中的电流值来判断尾翼开闭位置的控制策略,该策略无需增加额外的微动开关成本,并利用电机运行自身产生的电流值来判断尾翼开闭状态,在实现功能的同时能降低了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所述的利用电流控制电动尾翼开闭位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接收到尾翼开启或关闭指令时,驱动电机驱动尾翼运动;
在尾翼运动过程中,获取位置识别信号,并在位置识别信号达到对应的预设值时,获取驱动电机的电流信号;
响应于判断出电流信号达到对应的预设电流值时,则认为尾翼运动到对应的预设位置,控制尾翼停止运动。
可选地,响应于接收到尾翼关闭指令时,驱动电机驱动尾翼进行关闭运动;在关闭运动过程中,在判断出位置识别信号达到预设关闭位置信号阈值时,获取驱动电机的电流信号;响应于电流信号达到预设关闭电流阈值时,则认为尾翼关闭到预设关闭位置,继续通电Δt后停止在关闭位置处;
响应于接收到尾翼开启指令时,驱动电机驱动尾翼进行开启运动;在开启运动过程中,在判断出位置识别信号达到预设开启位置信号阈值时,获取驱动电机的电流信号;响应于电流信号达到预设开启电流阈值时,认为尾翼开启到预设开启位置,继续通电Δt后停止在开启位置处。
可选地,所述位置识别信号为霍尔信号或电机纹波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电流控制电动尾翼开闭位置的控制系统,包括:
位置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尾翼的运动位置,输出位置识别信号;
电流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电机的电流信号;
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尾翼的开启和关闭;
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分别与位置识别模块、电流采集模块和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能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利用电流控制电动尾翼开闭位置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三方面,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辆,采用如本发明所述的利用电流控制电动尾翼开闭位置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电动尾翼运行过程中的电流值来判断尾翼开闭位置的控制策略,该策略可无需增加额外的微动开关成本,并利用电机运行自身产生的电流值来判断尾翼开闭状态,在实现功能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84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