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把手自动复位机构及隐藏式把手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8536.0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3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俞阳;马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00 | 分类号: | E05B85/00;E05B85/16;E05B79/06;E05B81/06;E05B81/12 |
代理公司: | 宁波久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99 | 代理人: | 曾光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把手 自动 复位 机构 隐藏 | ||
1.一种把手自动复位机构,至少具有初始状态、驱动状态和回压状态,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腔;
推杆,其滑动设置在安装腔中;
弹性复位件,其作用于所述的推杆;
导向钩针,所述的推杆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钩针的一端与所述的安装腔固定,另一端滑设在导向槽中并能够沿着导向槽的轨迹运动;
复位杆,其活动设置在所述的安装腔中,所述的复位杆具有第一联动端和第二联动端,所述的第一联动端与所述的推杆连接,所述的第二联动端与把手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自动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具有推杆内腔,所述的推杆上开设有与推杆内腔连通的驱动槽,所述的安装腔中凸设有驱动筋,所述的驱动筋通过所述的驱动槽伸入至推杆内腔中;
所述的弹性复位件设置在推杆内腔中,且所述弹性复位件其中一端与推杆内腔的腔壁抵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的驱动筋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自动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槽具有驱动导向段和回位导向段并呈侧躺的“人”字形,且所述的驱动导向段中还具有保持位,所述导向钩针的端部能够持续处于所述的保持位中;
当所述导向钩针的端部处于保持位中时,对应所述把手自动复位机构正处于的初始状态;当所述导向钩针的端部处于回位导向段的前端时,对应所述把手自动复位机构正处于的驱动状态;当所述导向钩针的端部处于回位导向段的后端时,对应所述把手自动复位机构正处于的回压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把手自动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导向段由后至前逐渐倾斜向下设置,且所述驱动导向段靠近保持位处具有导向斜坡面;所述的回位导向段由前至后逐渐倾斜向下设置;
所述驱动导向段与回位导向段的交汇处具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台阶,且第一台阶靠近驱动导向段一侧为高位点;
所述回位导向段的中段具有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第二台阶,且所述第二台阶靠近回位导向段的前端处为高位点;
所述保持位的下端沿前后方向设有第三台阶,且第三台阶靠近回位导向段一侧为高位点;
所述保持位的上端沿前后方向设有第四台阶,且第四台阶靠近保持位一侧为高位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自动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的安装腔中,所述的第一联动端和第二联动端分别设置在复位杆转动中心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自动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腔中还设有用于锁止所述推杆的电动锁止组件,所述的电动锁止组件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把手自动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锁止组件依次包括马达、传动组件和锁止件,所述的推杆上开设有锁止槽,所述的锁止件能够插入至所述的锁止槽中,使得所述的锁止件与推杆形成限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把手自动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输出齿轮、非标齿圈和传动凸轮;
所述的输出齿轮套设在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的非标齿圈与输出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传动凸轮与非标齿圈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的锁止件上开设有从动槽,所述的传动凸轮设置在所述的从动槽中,且所述的传动凸轮与所述的锁止件抵接以带动锁止件前进或后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把手自动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标齿圈的输出端上套设有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的另一端与锁止件固定连接。
10.一种隐藏式把手,包括:
把手底座,其安装在车体中;
把手主体,其安装在把手底座中,并至少具有初始位置状态、预展位置状态、以及解锁位置状态;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把手自动复位机构,所述把手底座中形成有所述的安装腔,所述的把手主体与所述复位杆的第二联动端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85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