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翻线装置及采用吊车翻线装置跨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31406.6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1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冠旻;韩启云;刘云飞;李凯;桂和怀;黄成云;黄朝永;靳雨柱;翟光林;舒韶良;王超;王杰;张成龙;熊明;张鹏程;潘康;吴明春;徐健;曹振洋;张祥;李光泽;杨策;杨平;胡辛;许克克;刘海军;常江;于文强;奚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4 | 分类号: | H02G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初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1 | 代理人: | 谢永 |
地址: | 23001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装 采用 吊车 跨越 施工 方法 | ||
1.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翻线装置本体(2100)和设于翻线装置本体(2100)底部且用于与吊车副臂相连接的安装底座(1110);翻线装置本体(2100)包括与安装底座(1110)相连接的支撑架(2110);支撑架(2110)上设有圆盘(2120);圆盘(2120)上设有能够绕圆盘(2120)轴向转动的支撑装置以及用于对支撑装置转动限位的限位机构;支撑装置包括转动架(2140),转动架(2140)上设有用于支撑牵引索的转轴(2130),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转动架(2140)上且相对设置的一对第一定位板(2410);圆盘(2120)上沿圆盘(2120)的周向设有多个定位孔(2310),第一定位板(24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定位孔(2310)上;支撑架(2110)的远离圆盘(2120)的端部设有用于与安装底座(1110)相连接的安装座(2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2110)上设有第一铰接板(2210),圆盘(2120)的下端面上设有与第一铰接板(2210)相互铰接的第二铰接板(2320),第一铰接板(2210)与第二铰接板(2320)之间设有轴向与圆盘(2120)轴向垂直的铰接轴(2150),圆盘(2120)能够绕铰接轴(2150)转动;支撑架(2110)与圆盘(2120)之间设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架(2110)上的第二定位板(2111)和设置在圆盘(2120)上与第二定位板(2111)连接的第三定位板(2121),第三定位板(2121)用于与第二定位板(2111)相配合以实现对圆盘(2120)转动角度的调节;第二定位板(2111)上设有第一调节孔(2220),第三定位板(2121)的一端连接在圆盘(2120)的下端面上,另一端朝向支撑架(2110)延伸,第三定位板(2121)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与第一调节孔(2220)通过固定栓固定连接的第二调节孔(23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架(2140)上设有至少一对支撑板(2141),支撑板(2141)一端固定在转动架(2140)上,另一端朝向远离圆盘(2120)上端面的方向设置,转轴(2130)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板(2141)的所述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架(2140)上且位于转动架(2140)的两端设有轴向与支撑板(2141)高度方向平行设置的用于对牵引索在水平方向上进行阻挡的辅助轴(21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架(2140)的两端处设有辅助架(2143),辅助架(2143)上设有安装柱(2144),安装柱(2144)朝向远离转轴(2130)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安装柱(2144)内插接有导向杆(21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底座(1110)包括安装架(1111),安装架(1111)上设有安装在吊车副臂上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在安装架(1111)上的连接轴(1112),安装底座(1110)通过连接轴(1112)连接在吊车副臂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架(1111)下端面上且沿连接轴(1112)轴向设置的多个第二固定板(1115)(1114);连接机构还包括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板(1115)(1114)上的连接板(1113),连接轴(1112)转动连接在连接板(1113)的另一端;连接机构为两组且分别连接在吊车副臂的两侧,每组连接机构中均包括至少两根连接板(1113)和一根连接轴(111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架(1111)的上端面上设有与安装座(2112)相配合的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116),通孔(1116)内设有固定销(1117);第二固定板为多个且均匀布置于安装架(1111)上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14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共振CT医用周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速全自动倒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