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物流车、车厢和底架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30260.3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8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许骁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杭州华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杭州中骥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B62D27/02;B62D2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李久林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杭州市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物流 车厢 底架 总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物流车、车厢和底架总成,包括底板、至少一根前后延伸的纵梁、两根前后延伸的第一下边梁和一根左右延伸的第二下边梁,所述纵梁上方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多根左右延伸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两根第一下边梁固定连接,第二下边梁位于两根第一下边梁的前方并与左右两根第一下边梁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位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上方,并与第二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搁置在两根第一下边梁上,所述底板和第二横梁均由蜂窝板制成;本技术方案中整个底架总成的重量减轻,只有120kg,并且整个底架总成的强度相对不减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厢式货车和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物流车、车厢和底架总成。
背景技术
厢式车,又叫厢式货车,主要用于全密封运输各种物品,特殊种类的厢式车还可以运输化学危险物品。厢式车在运输过程中具有机动灵活、操作方便,工作高效、运输量大,充分利用空间及安全、可靠等优点。传统的厢式货车为燃油车,动力足、行驶里程长、加油方便,所以一般采用铁瓦楞板制作车厢,这样的车厢重量较重,会导致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短进而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蓝牌的上牌要求,即无法使用于电动新能源汽车上。并且,目前各地城市对节能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快递物流行业也需要更多的新能源物流车来满足其使用需要。
公开号为CN106394706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物流车及其车厢,包括车厢本体,车厢本体包括厢板总成、底架总成、裙边总成和后门板总成,厢板总成设于底架总成上方,裙边总成设于底架总成下方,后门板总成同时与厢板总成、底架总成和裙边总成连接;该物流车包括上述的车厢。本发明结构简单,自重较低且便于装配,从而使得该车厢能够运用于新能源车上,但该新能源物流车厢存在下列技术缺陷:
1)、车厢侧板与底架之间是通过设置在车厢外侧的连接条连接的,连接强度低,结构不够牢固,并且具有侧门的一侧与底架连接的连接条被分成了三段,影响车厢整体结构强度以及侧门框组件与车厢侧板、底架的连接强度;
2)、车厢底架是采用工字钢焊接成一个整体的,体积大、重量重,运输、存储和安装都非常不方便,并且针对不同尺寸规格的车厢需要在底架生产厂家进行定制加工,组装厂自行装配难度大、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物流车、车厢和底架总成,该底架总成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并且组装更简单、结构更简洁、重量更轻。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物流车厢的底架总成,包括底板、至少一根前后延伸的纵梁、两根前后延伸的第一下边梁和一根左右延伸的第二下边梁,所述纵梁上方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多根左右延伸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两根第一下边梁固定连接,第二下边梁位于两根第一下边梁的前方并与左右两根第一下边梁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位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上方,并与第二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搁置在两根第一下边梁上,所述底板和第二横梁均由蜂窝板制成。
作为优选,设有两根平行分布的纵梁,所述第一横梁通过第一连接件或第三连接件与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纵梁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基板部和第二基板部,所述第一基板部和第二基板部均为竖立状态并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基板部和第二基板部之间圆滑过渡,所述第一基板部的上半部与第一横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基板部的下半部与纵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竖立的第三基板部和竖立的第四基板部,所述第三基板部和第四基板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三基板部的下边沿水平延伸形成水平的第二延伸板部以对第二横梁的底部形成支撑,所述第三基板部与第二横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基板部与纵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杭州华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杭州中骥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杭州华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杭州中骥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0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