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戊菌唑合成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9227.0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5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良;陈华;冯生;贾利华;陈石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禾本生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49/08 | 分类号: | C07D24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蒯建伟 |
地址: | 2264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戊菌唑 合成 新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戊菌唑合成新方法,以2‑(2,4‑二氯苯基)戊醇和浓硫酸为反应原料,以4‑甲基‑2‑戊酮为带水剂,先合成硫酸酯,然后与1.2.4三氮唑在碱性下合成得到戊菌唑。合成工艺采用浓硫酸取代了剧毒危险化学品甲基磺酰氯进行酯化反应,采用固体氢氧化钠替代液体甲醇钠,采用三氮唑和氢氧化钠边反应边带出水分,在得到三氮唑钠的同时,三氮唑钠又和硫酸酯反应得戊菌唑,整个合成工艺路线短,反应过程易于控制,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戊菌唑合成新方法,属于原药的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戊菌唑,英文名为Penconazole,分子式是C5H11NO2,分子量为117.1463,CAS登记号为66246-88-6,灰色固体,用于防治白粉菌、黑星菌属及其他疾病的孢菌纲、子菌纲和半知菌类的致病菌等。
戊菌唑现有合成工艺主要用到剧毒化学品甲基磺酰氯来合成磺酸酯,三氮唑和甲醇钠合成三氮唑钠盐后再与磺酸酯反应合成得戊菌唑。现有工艺除了原料具有剧毒以外,合成工艺路线流程长,成本高,安全性低。另外,现有工艺要先将三氮唑和甲醇钠反应生成三氮唑钠盐,会产生副产甲醇,不利于后处理。且反应原料液体甲醇钠易燃液体,储存和运输都不安全。
为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戊菌唑合成新方法,具体为:
以2-(2,4-二氯苯基)戊醇和浓硫酸为反应原料,以4-甲基-2-戊酮为带水剂,先合成硫酸酯,然后与1.2.4三氮唑在碱性下合成得到戊菌唑,合成反应的方程式如式(Ⅰ)所示:式(Ⅰ)。
合成反应步骤具体为:
向反应容器内投入 2-(2,4-二氯苯基)戊醇,4-甲基-2-戊酮,滴加质量浓度为98%浓硫酸,然后升温回流脱水3-5小时,降温至常温投入固体氢氧化钠、1.2.4三氮唑,升温继续回流脱水,水脱净后降温至50-60℃加入800kg水水洗分层,有机相转至脱溶釜先常压再减压脱净带水剂,脱干后降温至40-50℃加入庚烷,继续降温至5-10℃,保温2小时后离心烘干得戊菌唑产品。
优选的,所述2-(2,4-二氯苯基)戊醇与质量浓度为98%的浓硫酸的加入摩尔比为1:1-2。
优选的,所述4-甲基-2-戊酮的投入量与2-(2,4-二氯苯基)戊醇的摩尔比为6-7:1。
优选的,所述1.2.4三氮唑和氢氧化钠的投入摩尔比为1:2-5。
优选的,浓硫酸滴加时间为1-2小时。
优选的,带水剂脱净步骤中采用先常压再减压的方式,温度控制为120℃、减压至压力为-0.098M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采用浓硫酸取代了剧毒危险化学品甲基磺酰氯进行酯化反应,采用固体氢氧化钠替代液体甲醇钠,采用三氮唑和氢氧化钠边反应边带出水分,在得到三氮唑钠的同时,三氮唑钠又和硫酸酯反应得戊菌唑,整个合成工艺路线短,反应过程易于控制,安全性高。
采用特定溶剂4-甲基-2-戊酮带水的方式进行合成反应,反应温和、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并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禾本生化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禾本生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92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烫伤的中药药膏
- 下一篇:超导电路芯片及其磁通偏置线布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