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压耐高温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18322.9 | 申请日: | 202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6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谢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东田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40;H01B7/42;H01B9/02;B60L53/18 |
| 代理公司: | 无锡知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8 | 代理人: | 于贺贺 |
| 地址: | 21425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压 耐高温 散热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压耐高温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包括若干充电单元以及设置的两个耐压骨架,两个耐压骨架设置为配合使用的半椭圆形结构,并且两个耐压骨架的对接端面处设置有与充电单元大小尺寸适配的单元槽,两个耐压骨架可对接成整体椭圆形结构,而所述的充电单元则对应设置在单元槽内。本发明整体设置有两个耐压骨架,两个耐压骨架的对接端面处设置单元槽,充电单元可以安装在单元槽中,充电单元整体被耐压骨架所保护,可以增加耐压抗压效果;本发明中耐压骨架上还设置有弧形槽,弧形槽内又对应设置有容腔体,在容腔体内充满冷却水,可以吸收充电时产生的热量,达到耐高温效果,并且弧形槽内还填充有玻璃纤维,配合内部的水体,非常容易散热,并且抗压能力也明显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线缆,具体说是一种抗压耐高温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
背景技术
现如今,新能源汽车广泛使用,新能源汽车使用电力作为能源,可有效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是新能源汽车需要配备充电桩进行充电,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时,由于充电时间过长,经常会出现起火等情况,因此使用的充电电缆必须具有很好的耐高温以及耐火效果,而且充电场合车来车往,也需要具有加好的抗压效果。
现有技术中,例如:CN112735661B的专利文件中就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散热充电线缆”,该技术方案中是在电缆的内部设置有圆柱形骨架,然后在圆柱形骨架上设置向外侧散发的骨架,并且设置间隔板,这样板状骨架的内部就形成了储水腔,储水腔在内部连续,那么充电所产生的热量会逐渐被储水腔内的水体吸收,其产生的热量转移到储水腔内,减小充电线缆单元自身的热量负担,能够增加线缆充电时的安全性以及提高充电质量和效率;并且充电完成后,水体的散热效率也快,可重复吸热散热,增加线缆的使用寿命。
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储水腔来进行散热、吸热,能够有效的达到耐高温的功能,但是该技术方案骨架的设置在实际生产使用时较为困难,而且骨架也没有对充电线缆单元产生有效的保护,骨架与充电线缆单元是分离式设置的,不能达到较好的抗压效果。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亟需一种能够实现抗压,且具有耐高温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抗压耐高温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及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压耐高温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包括若干充电单元以及设置的两个耐压骨架,两个耐压骨架设置为配合使用的半椭圆形结构,并且两个耐压骨架的对接端面处设置有与充电单元大小尺寸适配的单元槽,两个耐压骨架可对接成整体椭圆形结构,而所述的充电单元则对应设置在单元槽内。
两个耐压骨架的内部还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位置均设置远离对接端面,且所述弧形槽的边缘轮廓设置与耐压骨架的外部轮廓相对应,且所述的弧形槽内还安装有容腔体,所述容腔体内对应设置有冷却水,所述的弧形槽内还填充有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将容腔体包裹在内。
所述的耐压骨架的外部还设置有一层绕包成缆层,而该绕包成缆层的外部则对应设置有一层外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的充电单元包括设置在最内层的电源导体,该电源导体的外部设置有绝缘层,该绝缘层的外部设置有屏蔽层,而该屏蔽层的外部对应设置有耐火层,所述耐火层的外部则对应设置有内护套。
进一步地,两个半椭圆形的耐压骨架的对接面处对应设置有三个单元槽,而所述的充电单元对应设置有三个,分别设置在单元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容腔体设置为钢材质结构,容腔体的基础形状为长方形腔体结构,其两端设置为半圆形结构,并且容腔体的上端中间向下凹陷,容腔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对应安装有顶杆,将容腔体的上端顶住。
进一步地,所述的容腔体设置为分段式结构,每一段的两端部均相应封闭,容腔体分段式可拆卸的安装在弧形槽内,外部整体被玻璃纤维包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东田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东田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83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