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压耐高温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18322.9 | 申请日: | 202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6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谢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东田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40;H01B7/42;H01B9/02;B60L53/18 |
| 代理公司: | 无锡知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8 | 代理人: | 于贺贺 |
| 地址: | 21425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压 耐高温 散热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电缆 | ||
1.一种抗压耐高温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充电单元(1)以及设置的两个耐压骨架(2),两个耐压骨架(2)设置为配合使用的半椭圆形结构,并且两个耐压骨架(2)的对接端面处设置有与充电单元(1)大小尺寸适配的单元槽(3),两个耐压骨架(2)可对接成整体椭圆形结构,而所述的充电单元(1)则对应设置在单元槽(3)内;
两个耐压骨架(2)的内部还设置有弧形槽(4),所述弧形槽(4)的位置均设置远离对接端面,且所述弧形槽(4)的边缘轮廓设置与耐压骨架(2)的外部轮廓相对应,且所述的弧形槽(4)内还安装有容腔体(5),所述容腔体(5)内对应设置有冷却水,所述的弧形槽(4)内还填充有玻璃纤维(6),玻璃纤维(6)将容腔体(5)包裹在内;
所述的耐压骨架(2)的外部还设置有一层绕包成缆层(7),而该绕包成缆层(7)的外部则对应设置有一层外护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耐高温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单元(1)包括设置在最内层的电源导体(11),该电源导体(11)的外部设置有绝缘层(12),该绝缘层(12)的外部设置有屏蔽层(13),而该屏蔽层(13)的外部对应设置有耐火层(14),所述耐火层(14)的外部则对应设置有内护套(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压耐高温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两个半椭圆形的耐压骨架(2)的对接面处对应设置有三个单元槽(3),而所述的充电单元(1)对应设置有三个,分别设置在单元槽(3)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压耐高温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腔体(5)设置为钢材质结构,容腔体(5)的基础形状为长方形腔体结构,其两端设置为半圆形结构,并且容腔体(5)的上端中间向下凹陷,容腔体(5)的内部中间位置处对应安装有顶杆(9),将容腔体(5)的上端顶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压耐高温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腔体(5)设置为分段式结构,每一段的两端部均相应封闭,容腔体(5)分段式可拆卸的安装在弧形槽(4)内,外部整体被玻璃纤维(6)包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压耐高温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腔体(5)的底部还设置有限位钉(10),通过限位钉(10)插入至弧形槽(4)的槽底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耐高温易散热新能源汽车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两个耐压骨架(2)均相应设置为柔性耐压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且两耐压骨架(2)的两侧对接端面处还设置有L形的对接槽(21),并且两个耐压骨架(2)的对接端面处还相应设置有胶黏剂,通过胶黏剂对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东田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东田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832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