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构件用晶种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5964.3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6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朱少宏;林艳梅;蒋卓君;官梦芹;林晓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C08F283/06;C08F230/08;C08F220/58;C08F220/06;C04B24/16;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包爱萍;王春霞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构件 用晶种型聚 羧酸 水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化学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构件用晶种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在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结构中引入特定比例的磺酸基团和硅氧烷基团,以及合理的钙硅比和pH值,使减水剂具有更好的早强特性,直接以聚羧酸分散剂作为分散液,利用PCE分子的长侧链空间位阻效应,使其具有很强的分散颗粒效果,让释放出的水分子接触到水泥颗粒中,保证水泥正常水化。同时通过早强功能的磺酸基团和硅氧烷基团,以及纳米C‑S‑H晶核,提供更多的成核位点,降低成核势垒,进一步促进水泥中矿物成分的水化,使钙矾石能更快的生成,并抑制新拌混凝土的泌水,缩短凝结时间,进一步增强混凝土早强效果,特别适用于配置有早期强度要求的预制构件混凝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化学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构件用晶种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工业与民用建筑建设力度及规模不断加大,混凝土预制构件化己成为现代工程的需求及发展方向。过去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方法主要是优化配合比、降低水胶比、提高水泥掺量以及掺加早强剂等等。
常用早强剂种类主要有氯盐,如氯化钠和氯化钙;硫酸盐,如硫酸钠和硫代硫酸钠:有机早强剂,如三乙醇胺和甲酸钙等。氯化物无机盐早强剂仅从早强效果是最明显的,但氯离子是引起钢筋混凝土锈蚀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使其应用受到严格限制。
CN109650398A公开一种水化硅酸钙早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日为2019年04月19日,水化硅酸钙早强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配制钙液;2)以硅酸酯作为硅源配制硅液;3)水化硅酸钙的合成。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水化硅酸钙早强剂掺入水泥后,能够促进水泥水化,显著缩短水泥凝结时间,同时改善其早期强度,在建筑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还解决了工业废料的利用问题,也能够进一步降低水化硅酸钙的生产成本。然而,该技术方案中,作为纳米级颗粒的水化硅酸钙晶核由于其比表面积大,易发生团聚,尺寸变大时易导致其晶核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
在确保混凝土最终性能的条件下,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现有的外加剂均存在早强效果不明显,与水泥适应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的混凝土减水剂早强效果不明显,早强效果不明显,与水泥适应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用晶种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25℃~55℃下,将聚羧酸分散剂和水按照4~6:25~30的比例在合成装置内调节溶液pH值为11~12;再将硅液和钙液按照5~6:4~5的比例滴加至合成装置中,搅拌并进行反应,即得到预制构件用晶种型聚羧酸减水剂;
优选地,滴加速度为8~12mL/min,搅拌速度为1000~1500rpm;
所述聚羧酸分散剂包括以下原料制成:大分子量的聚醚大单体、磺酸基团功能单体、硅氧烷基团功能单体、不饱和羧酸共聚单体、引发剂、还原剂、中和剂、水:
其中,大分子量的聚醚大单体、磺酸基团功能单体、硅氧烷基团功能单体、不饱和羧酸共聚单体的质量比为:180~200:12~15:8~10:20~28。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聚羧酸分散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大分子量的聚醚大单体:180~200份;
磺酸基团功能单体:12~15份;
硅氧烷基团功能单体:8~10份;
不饱和羧酸共聚单体:20~28份;
引发剂:0.8~1.4份;
还原剂:2.5~3.0份;
中和剂:20~25份;
水:150~2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科之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59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