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级减振离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14899.2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9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赵早君;谢茂青;蒙向乾;翁越平;黄进;马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铁流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13/64 | 分类号: | F16D13/64;F16D13/68;F16F15/133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 地址: | 31001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级减振 离合器 | ||
1.一种四级减振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片(1)、连体弹簧片(3)、减振盘A(5)、从动盘(6)、盘毂B(11)、盘毂A(13)、盘毂C(21)和减振盘B(22),所述连体弹簧片(3)和二个摩擦片(1)通过摩擦片铆钉(2)铆接,所述从动盘(6)通过弹簧片铆钉(4)铆接在连体弹簧片(3)上;用于连接驱动轴的盘毂A(13)上套装有盘毂B(11),盘毂B(11)两侧的盘毂A(13)上套装有定位圈A(14)和定位圈H(12),减振盘A(5)通过定位圈A(14)套装在盘毂A(13)上,从动盘(6)通过定位圈H(12)套装在盘毂A(13)上;从动盘(6)、盘毂B(11)和减振盘A(5)三者之间通过支承块(26)连接固定,在三者的配合处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四组主减振窗口,其中左右二组主减振窗口为一级主减振窗口(30),该一级主减振窗口(30)内置入外套装有弹簧A(27)的弹簧B(28);上下二组主减振窗口为二级主减振窗口(31),该二级主减振窗口(31)内置入外套装有弹簧C(7)的弹簧D(8);盘毂A(13)上还套装有减振盘B(22)、盘毂C(21)和定位圈C(10),盘毂C(21)和定位圈C(10)分别紧贴在盘毂B(11)的两侧,减振盘B(22)上卡槽式安装有定位圈E(23);盘毂C(21)设于减振盘B(22)和盘毂B(11)之间,三者的配合处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四组预减振窗口,其中朝向相对的二组预减振窗口为一级预减振窗口(32),该一级预减振窗口(32)内置入弹簧E(19);另外朝向相对的二组预减振窗口为二级预减振窗口(33),该二级预减振窗口(33)内置入弹簧F(29);
二级预减振窗口(33)在盘毂C(21)上的宽度大于其在盘毂B(11)上的宽度,当离合器正向转动角度为0至5.5°时,一级预减振窗口(32)内的弹簧E(19)压缩产生扭矩,而二级预减振窗口(33)内的弹簧F(29)处于空行程状态,不产生扭矩,形成一级预减振;当离合器正向转动角度为5.5°至13.5°时,弹簧E(19)和弹簧F(29)同时压缩产生扭矩,形成二级预减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级减振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盘A(5)与定位圈C(10)之间套装有定位圈B(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级减振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毂C(21)、减振盘B(22)和定位圈E(23)外套设定位圈D(24),定位圈D(24)紧靠在盘毂B(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级减振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盘(6)与定位圈D(24)之间设置碟形弹簧D(25),从动盘(6)与定位圈E(23)之间设置碟形弹簧C(20),从动盘(6)与定位圈G(16)之间设置碟形弹簧B(18),从动盘(6)与定位圈H(12)之间设置碟形弹簧A(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级减振离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圈G(16)和定位圈F(17),二者相互紧贴并套设在盘毂A(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级减振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毂A(13)的外齿与盘毂B(11)的内圈之间设置间隙,所述间隙布置在偏向从动盘(6)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级减振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块(26)限位在盘毂B(11)的外边缘处,且偏向减振盘(5)的一侧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级减振离合器,其特征在于:二级主减振窗口(31)在盘毂B(11)上的宽度大于其在减振盘A(5)上的宽度,当离合器正向转动角度为13.5°至16.5°时,一级主减振窗口(30)内的弹簧A(27)和弹簧B(28)压缩产生扭矩,而二级主减振窗口(31)内的弹簧C(7)和弹簧D(8)处于空行程状态,不产生扭矩,形成一级主减振;当离合器正向转动角度为16.5°至32.5°时,弹簧A(27)、弹簧B(28)、弹簧C(7)和弹簧D(8)同时压缩产生扭矩,形成二级主减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铁流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铁流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48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心接触件、连接器及连接器中心接触件压接端结构
- 下一篇:化妆品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