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VC挤出淋膜设备及PVC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11443.0 | 申请日: | 202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1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童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全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8/15 | 分类号: | B29C48/15;B29C48/08;B29C48/625;B29C48/31;B29C48/40;B29C48/87;B29C48/92;D06N3/00;B29K27/06 |
| 代理公司: | 安徽明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83 | 代理人: | 金书宇 |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pvc 挤出 设备 复合 面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PVC挤出淋膜设备及PVC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将PVC原料塑化的双螺杆挤出机和淋膜模头,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36‑40,螺杆为四段式结构,每段分别有四个螺杆塑化元件组合而成;第一段由30度、45度、45度和45度组合,第二段由30度、45度、45度和60度组合,第三段由45度、45度、60度和60度组合,第四段由30度、45度、60度和90度组合;固定模和微调模之间水冷机构,水冷机构包括固定模和微调模内曲折的冷却水流道,冷却水流道贯穿固定模和微调模的两侧,冷却水从固定模的A侧流入,从微调模的A侧流出;保证了PVC材料充分混合、塑化,又确保了PVC材料在螺杆和模头中无碳化现象发生,具有流程短、封闭性好、热效性高、用电省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VC挤出淋膜设备及PVC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当前PVC薄膜及PVC复合面料生产,均用压延机生产技术,具体工艺流程大多为:投料工段--高速搅拌工段--万马力机工段--粗轮混炼工段-细轮混炼工段--单螺杆挤出过滤工段--四轮压延机成膜工段--复合压纹工段-冷却工段--收卷工段组成。
通过压延工艺制备PVC薄膜及复合面料的专利文献包括:
授权公告号为CN2585744Y的专利公开的二辊PVC复合膜材生产线;
申请公布号为CN109866434A的专利公开的一种新型PVC薄膜挤出压延生产机组及其生产工艺;
申请公布号为CN104441905A的专利公开的一种PVC薄膜贴合机及PVC薄膜贴合的方法;
申请公布号为CN108973066A的专利公开的一种生产大厚度和特薄的PVC薄膜的生产设备及工艺。
可见压延工艺为开放式流程,生产工序多,工序连续性差,生产流程长、流程中易带入杂质;而且多组混炼、压延轮等均需用导热油加热,整条生产线且需配备60--100万大卡导热油锅炉供热,整条流水线总用电功率约1000KW左右,具有耗能高、能效利用低、用电大、投资高、建设周期长、基础安装要求高等缺点。
现有技术中PE、EVA薄膜及复合面料已经广泛采用淋膜工艺。但是PVC材料受热很容易产生碳化问题,进一步增大了淋膜工艺在PVC薄膜及PVC复合面料应有上的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PVC材料受热容易产生碳化问题导致难以应用淋膜工艺生产PVC复合面料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产能高、能耗低的PVC挤出淋膜设备及PVC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PVC挤出淋膜设备,至少包括用于将PVC原料塑化的双螺杆挤出机和淋膜模头;
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36-40,螺杆为四段式结构,每段分别有四个螺杆塑化元件组合而成;
第一段由30度、45度、45度和45度组合,第二段由30度、45度、45度和60度组合,第三段由45度、45度、60度和60度组合,第四段由30度、45度、60度和90度组合;
所述淋膜模头包括并列拼接的固定模和微调模,所述固定模和微调模的结合面分别设有流道段以围合形成流道;
所述固定模和微调模的上侧设有位于中轴线上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双螺杆挤出机;
所述流道下部的固定模和微调模的结合面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一个出料段,PVC胶料从进料口经流道从出料段中输出;
所述微调模的流道段为竖直面,所述固定模的流道段为沿淋膜模头的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凹陷区域,所述凹陷区域从中间向两侧倾斜,以形成三角形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全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全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1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