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掘进巷道离层破碎顶板淋水防治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11411.0 | 申请日: | 202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8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华心祝;杨森;刘啸;李怀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F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袁蕾 |
| 地址: | 232063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掘进 巷道 破碎 顶板 防治 方法 | ||
1.一种掘进巷道离层破碎顶板淋水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锚杆进行预处理,在锚杆上安装堵水装置;
步骤二:发生顶板淋水后对顶板淋水情况进行判断,然后进行堵水;
2.1、当顶板大面积淋水,采用钻孔堵水法;
2.2、当顶板出水量大,出水点多且沿工作面分散时,采用地面注浆法;
步骤三:顶板淋水停止后,观察5-15分钟,确定无淋水现象,则防治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掘进巷道离层破碎顶板淋水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堵水装置包括膨胀部(1)和固定部(2),所述膨胀部(1)与所述固定部(2)固定连接,所述膨胀部(1)固定连接有圆台凸起(3),所述固定部(2)固定连接有止回部,所述圆台凸起(3)、膨胀部(1)、固定部(2)、止回部沿轴线开设有与所述锚杆滑动适配的通孔(4),所述膨胀部(1)、固定部(2)的外径与锚杆孔相适配,所述圆台凸起(3)小于锚杆孔尺寸;所述止回部包括若干止回叶片(5),若干所述止回叶片(5)围成的尺寸不小于锚杆孔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掘进巷道离层破碎顶板淋水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利用容器滴定法或水沟浮标法估算每小时水流量,并对出水点进行观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掘进巷道离层破碎顶板淋水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的具体步骤:
2.1.1、在煤层顶板大淋水点开设分流泄压孔;
2.1.2、浅部注浆封堵大淋水点与小淋水点之间的表层裂隙和孔洞;
2.1.3、判断引起小淋水点处水源,决定是否继续浅部注浆;
2.1.4、在大淋水点附近进行深部注浆,待分流泄压孔出浆时,封堵分流泄压孔,持续注浆,直到大淋水点不再淋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掘进巷道离层破碎顶板淋水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3的具体步骤:判断引起小淋点处的水源是浅部通道水还是煤层顶板上方贯通裂隙水,当水源为浅部通道水时,停止浅部注浆封堵,当水源为煤层顶板上方贯通裂隙水,则继续在小淋水点附近进行浅部注浆封堵,直至小淋水点无出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掘进巷道离层破碎顶板淋水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2的具体步骤:
2.2.1、通过地面注浆充填破碎带裂隙封堵顶板水;
2.2.2、当步骤2.2.1封堵顶板水失败时,通过地面注浆完全充填采空区封堵顶板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掘进巷道离层破碎顶板淋水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2.1的具体步骤:在工作面上、下顺槽靠近安全口各打一水闸墙,所述水闸墙抗压能力不小于2.5MPa,所述水闸墙上部开设有排水管,在工作面外5-9m靠近出水点开设第一钻孔,在第一钻孔作工作面平行线距第一钻孔15-25m处开设第二钻孔;
然后分别对第一钻孔和第二钻孔分别进行注浆工作,在对第二钻孔注浆时第一钻孔出现返浆,则第二钻孔注浆已扩散至第一钻孔,停止对第二钻孔注浆后,对第一钻孔注浆,当第二钻孔出现返浆时停止注浆,此时浆液已填充破碎带裂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掘进巷道离层破碎顶板淋水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发生顶板淋水后会出现巷道顶板破碎区域,在所述巷道顶板破碎区域内架设有U形钢棚,所述U形钢棚包括两个棚腿(7)、一个棚梁(6)以及连接件(8),所述棚梁(6)通过所述连接件(8)分别与两个棚腿(7)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掘进巷道离层破碎顶板淋水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的锚固剂用量比理论锚固剂用量多10%-1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掘进巷道离层破碎顶板淋水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的工艺流程为:①射流泵上水,②储灰罐上料,③二次搅拌,④压入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14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