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综合管廊附属建筑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11307.1 | 申请日: | 202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1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许光义;赵生成;范海洋;刘勇;付云升;杨进新;吴茜;洪中达;褚伟鹏;王红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2D29/05 | 分类号: | E02D29/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吴瑛 |
| 地址: | 10004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附属 建筑结构 | ||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廊领域,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附属建筑结构。该附属建筑结构包括下舱体、上舱体和第一附属舱体,下舱体设有第一水舱室、第二水舱室、第一信舱室、第一电舱室以及第二电舱室;上舱体设有第二信舱室、第三电舱室和第四电舱室,上舱体连接有第一电舱风道和第二电舱风道,第一电舱风道与第二信舱室和第四电舱室连通,第二电舱风道与第三电舱室连通;第一水舱室和第二水舱室与水舱分别设有第一隔门和第二隔门,第一附属舱体设有第三隔门。本发明提供的附属建筑结构可供工作人员或车辆沿着水平方向进入到综合管廊内部,增加大型车辆和重型物资、人员逃生出入的便利性,且管线分布合理,便于布置和维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廊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综合管廊附属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是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给水、供电、供热、燃气、通信、排水等重要管线的通道。综合管廊是地下工程,各项功能均应满足建筑使用规范要求,包括通风、消防、供电、检修等功能。
综合管廊通常包括隧道本体,隧道本体的内部沿水平方向设有水平隔板,水平隔板将管廊本体分割成上舱体和下舱体,下舱体为水舱,且在一般情况下,水舱通过隔板分割成第一水舱和第二水舱。上舱体的内部间隔设有两个竖向隔板,两个竖向隔板将上舱体分割成三个腔室,分别为信舱、第一电舱和第二电舱。信舱、第一电舱和第二电舱分别与下舱体连通,并在下舱体上设置逃生口、人员出入口等,逃生口、人员出入口连接附属设施。
综合管廊通常位于城市地区地下,埋深较浅,附属设施一般向上与地面连通,具体地,综合管廊的逃生口、人员出入口、通风口和吊装口主要附属建筑物均向上与地面连通。但随着综合管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向上与地面连通的附属建筑物导致人员出入不方便,且不利于较大型车辆通行以及重型物资的运送,此外,对于上舱体和下舱体的通风效果较差,无法保证工作人员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下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附属建筑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附属建筑结构,所述附属建筑结构设置在地面上,所述附属建筑结构包括:
下舱体,所述下舱体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水舱室、第二水舱室、第一信舱室、第一电舱室以及第二电舱室,所述第一水舱室和所述第二水舱室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水舱风道和第二水舱风道,另一端与综合管廊的水舱连通;
上舱体,所述上舱体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二信舱室、第三电舱室和第四电舱室,所述第二信舱室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信舱室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综合管廊的信舱连通,所述第三电舱室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舱室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综合管廊的第一电舱连通,所述第四电舱室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舱室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综合管廊的第二电舱连通,所述上舱体连接有第一电舱风道和第二电舱风道,所述第一电舱风道与所述第二信舱室和所述第四电舱室连通,所述第二电舱风道与所述第三电舱室连通;以及
第一附属舱体,所述第一附属舱体设置在所述下舱体的一端,所述第一水舱室和所述第二水舱室与所述水舱的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有第一隔门和第二隔门,所述第一附属舱体的侧壁与所述水舱的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三隔门。
可选地,所述下舱体包括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所述第二舱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舱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水舱室与所述第二水舱室设置在所述第一舱体内,所述第一信舱室、第一电舱室以及所述第二电舱室设置在所述第二舱体内,所述第一水舱风道和所述第二水舱风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舱体远离所述第二舱体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舱体的内部设有L形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第一舱体分割成L形的所述第一水舱室和所述第二水舱室,所述第一隔门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水舱的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二隔门设置在所述第一舱体的侧壁与所述水舱的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1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善MWT电池堵孔不良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绝热板内置高利用率钢锭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