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综合管廊附属建筑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11307.1 | 申请日: | 202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1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许光义;赵生成;范海洋;刘勇;付云升;杨进新;吴茜;洪中达;褚伟鹏;王红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2D29/05 | 分类号: | E02D29/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吴瑛 |
| 地址: | 10004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附属 建筑结构 | ||
1.一种综合管廊附属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建筑结构设置在地面上,所述附属建筑结构包括:
下舱体(10),所述下舱体(10)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水舱室(21)、第二水舱室(22)、第一信舱室(31)、第一电舱室(32)以及第二电舱室(33),所述第一水舱室(21)和所述第二水舱室(22)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水舱风道(41)和第二水舱风道(42),另一端与综合管廊的水舱连通;
上舱体(50),所述上舱体(50)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二信舱室(51)、第三电舱室(52)和第四电舱室(53),所述第二信舱室(5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信舱室(3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综合管廊的信舱连通,所述第三电舱室(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舱室(3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综合管廊的第一电舱连通,所述第四电舱室(5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舱室(3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综合管廊的第二电舱连通,所述上舱体(50)连接有第一电舱风道(43)和第二电舱风道(44),所述第一电舱风道(43)与所述第二信舱室(51)和所述第四电舱室(53)连通,所述第二电舱风道(44)与所述第三电舱室(52)连通;以及
第一附属舱体(60),所述第一附属舱体(60)设置在所述下舱体(10)的一端,所述第一水舱室(21)和所述第二水舱室(22)与所述水舱的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有第一隔门(70)和第二隔门(71),所述第一附属舱体(60)的侧壁与所述水舱的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三隔门(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附属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舱体(10)包括第一舱体(20)和第二舱体(30),所述第二舱体(30)设置在所述第一舱体(20)的一侧,所述第一水舱室(21)与所述第二水舱室(22)设置在所述第一舱体(20)内,所述第一信舱室(31)、第一电舱室(32)以及所述第二电舱室(33)设置在所述第二舱体(30)内,所述第一水舱风道(41)和所述第二水舱风道(42)设置在所述第一舱体(20)远离所述第二舱体(3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管廊附属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舱体(20)的内部设有L形的第一隔板(23),所述第一隔板(23)将所述第一舱体(20)分割成L形的所述第一水舱室(21)和所述第二水舱室(22),所述第一隔门(70)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23)与所述水舱的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二隔门(71)设置在所述第一舱体(20)的侧壁与所述水舱的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管廊附属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舱体(50)设置在所述第一舱体(20)的顶部,所述第一电舱风道(43)和所述第二电舱风道(44)设置在所述第一水舱风道(41)和所述第二水舱风道(42)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管廊附属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舱体(20)远离所述第二舱体(30)的一侧设有循环气舱体(40),所述第一电舱风道(43)、第二电舱风道(44)、第一水舱风道(41)和所述第二水舱风道(42)均设置在所述循环气舱体(40)内,所述循环气舱体(40)的内部设有用于带动气体流动的风机,所述循环气舱体(40)的侧壁上设有用于进排气的百叶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附属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属舱体(60)朝向所述第一水舱风道(41)和所述第二水舱风道(42)的一侧连接有可供工作人员进入的检修通道(6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附属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属舱体(60)的侧壁上设有可供气体流通的通风口(6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附属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建筑结构的外侧设有石笼墙(63)或回填土修复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13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善MWT电池堵孔不良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绝热板内置高利用率钢锭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