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电机两段驱动旋转作动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9574.5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8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唐昌宁;张威;杨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亚航空设备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7/06 | 分类号: | F16H37/06;F16H3/70;F16H57/10;H02K7/116;B64C3/5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乐易联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9 | 代理人: | 张锐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驱动 旋转 作动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电机两段驱动旋转作动器,包括第一转轴、传动轴、电机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外联齿轮,第一转轴的一端内部套装有可转动的传动轴,第一转轴一侧安装有与传动轴连接的电机,传动轴上套装有太阳轮,太阳轮外侧的第一转轴上成型有安装部,安装部上加工有多个可转动的行星轮,多个行星轮与太阳轮啮合,第一转轴外侧套装有间隙配合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一端同轴安装有与多个行星轮啮合的内齿圈,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外联齿轮,第一转轴上安装有第一制动器,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第二制动器。本发明的该旋转作动器具有占用空间小、重量轻的特点,可安装在机翼内部,机翼结构影响小,不会破坏翼面的气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翼折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电机两段驱动旋转作动器。
背景技术
现有航空设备的机翼主要是采用液压缸驱动进行折叠,在机翼折叠时需要控制机翼折叠的旋转机构输出扭矩足够大,同时还需要兼具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但是现有的液压缸带动机翼折叠存在以下问题:一、液压缸体积大、重量重,会增加航空设备的重量;二、液压缸推动作用的力矩半径小,在需要更大的推力时,液压缸的尺寸需要进一步扩大,从而重量会再次增加;三、液压缸会占用机翼的展向尺寸,一方面会影响机翼油箱的布局,另一方面会破坏机翼的气动性能;四、液压缸只能实现机翼的单次折叠,且液压缸对机翼的位置把持能力差,会影响机翼展开过程中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电机两段驱动旋转作动器,该选择作动器采用齿轮传动,能实现通过单电机控制两段驱动,并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单电机两段驱动旋转作动器,包括第一转轴、传动轴、电机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中空,中空的第一转轴可大幅度减轻旋转作动器的自重,第一转轴上套装有至少一个第一外联齿轮,第一转轴的一端内部套装有可转动的传动轴,第一转轴一侧安装有与传动轴连接的电机,所述传动轴上套装有太阳轮,太阳轮外侧的第一转轴上成型有凸起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加工有多个贯穿第一转轴与传动轴相对的安装口,每个安装口内均安装有可转动的行星轮,多个行星轮与太阳轮啮合,所述第一转轴外侧套装有间隙配合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端同轴安装有与多个行星轮啮合的内齿圈,太阳轮、多个行星轮和内齿圈构成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套装有至少一个第二外联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有第一制动器,第一制动器可起到锁定第一转轴的作用,从而固定行星轮,使太阳轮转动时,通过行星轮自转将驱动力传递给内齿圈,用于带动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第二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可起到锁定第二转轴的作用,从而固定内齿圈,使太阳轮转动时,行星轮在内齿圈内转动,用于带动第一转轴转动。
所述传动轴中空,传动轴靠近电机的一端加工有与电机输出轴轮廓适配的限位孔,传动轴中空,可实现减轻传动轴自重的目的,而限位孔可免去联轴器的使用,进一步减轻重量。
所述传动轴的外壁上加工有呈环形均布的齿牙构成太阳轮,采用在传动轴外壁上加工齿牙构成太阳轮,一方面可减轻传动轴的自重,同时可减小太阳轮的尺寸,进一步降低传动轴重量的目的。
所述传动轴两端的第一转轴内壁上套装有支撑传动轴的轴承,轴承可提高传动轴转动时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外联齿轮有两个,两个第一外联齿轮安装在第一转轴两端,采用两个第一外联齿轮,具备了对称支撑,对称输出,提高了机翼对折时的稳定性。
所述第二外联齿轮有两个,两个第二外联齿轮安装在第二转轴两端,采用两个第二外联齿轮,具备了对称支撑,对称输出,提高了机翼对折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的单电机两段驱动旋转作动器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该旋转作动器具有占用空间小、重量轻的特点,可安装在机翼内部,机翼结构影响小,不会破坏翼面的气动性能;
(2)与现有通过液压缸驱动机翼折叠相比,电机控制技术更成熟,性能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亚航空设备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飞亚航空设备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95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车座舱生产用打磨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供热管道的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