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冲压成型零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9401.3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0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安健;陈汉杰;于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普热斯勒先进成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22 | 分类号: | C25D3/22;C25D5/34;C25D7/00;C25D13/12;B21D22/02;B05D7/24;B05D7/14;B05D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隆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6 | 代理人: | 周子轶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成型 零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冲压成型零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板材冲压成具有外轮廓的坯料;在坯料表面涂覆耐高温氧化润滑涂层;加热所述坯料并使其奥氏体化,得到料件;对奥氏体化后的所述料件进行预冷工艺,使所述料件达到高于MS点且低于AC1点的预冷温度;对预冷之后的料件进行热冲压成型;对热冲压成型后的料件进行激光切割,得到零件;对成型后的零件拉毛位置进行电解处理;对电解后的零件进行电镀处理;对电镀过的所述零件进行电泳处理。本发明可以减少料件产生的氧化皮、增加坯料冲压时候的强度,进而可以有效的减少热冲压零件的划痕,拉伤问题。可解决电镀以及电泳后拉毛位置镀层过薄的问题,进而使得零件的耐腐蚀性能符合汽车防腐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热冲压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热冲压成型零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热成型领域,在经过高温加热之后,裸板坯料容易产生高硬度的氧化皮,红热料片加热后材料变软,抗拉强度变小,硬度值下降,高硬度的氧化皮颗粒与变软的红热坯料在模具压力作用下,产生划痕、拉伤。行业中,一般的热成型件用铝硅镀层板,铝硅镀层板加热成形后铝镀层较软,产生的是粘着磨损,拉伤问题一般不严重;但是,如果用裸板材料进行热冲压成形后进行电泳后,由于裸板没有防腐效果,拉伤位置跟不拉伤位置的腐蚀效果都一样。而拉伤的裸板热冲压零件为了增加防腐效果,需要在裸板热冲压零件上进行电镀处理,但在进行电镀之后,拉伤位置的镀层厚度小于未拉伤的地方,另外有尖端效应,腐蚀一般都优先发生,导致拉伤地方的防腐性能比未拉伤地方电镀的防腐效果差。
对于如何解决热冲压零件电镀以及电泳之后防腐蚀性能较差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冲压成型零件的制备方法,其用于解决上述热冲压零件电镀以及电泳之后防腐蚀性能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热冲压成型零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板材冲压成具有外轮廓的坯料;在坯料表面涂覆耐高温氧化润滑涂层;加热所述坯料并使其奥氏体化,得到料件;对奥氏体化后的所述料件进行预冷工艺,使所述料件达到高于MS点且低于AC1点的预冷温度;对预冷之后的料件进行热冲压成型;对热冲压成型后的料件进行激光切割,得到零件;对成型后的零件拉毛位置进行电解处理;对电解后的零件进行电镀处理;对电镀过的所述零件进行电泳处理。
进一步地,在步骤“在坯料表面涂覆耐高温氧化润滑涂层”中,所述耐高温润滑涂层为六方氮化硼,所述耐高温涂层的厚度在0.5-20um之间,优选在0.5-10um之间。
进一步地,在步骤“在坯料表面涂覆耐高温氧化润滑涂层”中,所述耐高温润滑涂层涂覆于所述坯料表面在进行热冲压过程中易产生拉毛的位置。
进一步地,在步骤“对奥氏体化后的所述料件进行预冷,使所述料件达到高于MS点且低于AC1点的预冷温度”中,所述预冷温度在500℃-700℃,优选预冷温度在500℃-600℃;
进一步地,在步骤“对奥氏体化后的所述料件进行预冷工艺,使所述料件达到高于MS点且低于AC1点的预冷温度”中,所述预冷工艺采用液氮、干冰或水冷却,冷却速率为60-200℃/s,冷却时间为0.5-3s。
进一步地,在步骤“对奥氏体化后的所述料件进行预冷工艺,使所述料件达到高于MS点且低于AC1点的预冷温度”中,所述预冷工艺采用氮气冷却,冷却速率为30-60℃/s,冷却时间为3-10s。
进一步地,所述料件奥氏体化完成后出加热炉到进入压机中进行热成型的时间小于10s。
进一步地,在步骤“对成型后的零件拉毛位置进行电解处理”中,电解电流密度为5-20A/dm2,电解时间为3-20min。
进一步地,在步骤“对电解后的零件进行电镀处理”中,在电镀之前对所述零件采用超声波进行处理,以去除附着在所述零件表面的耐高温润滑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普热斯勒先进成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普热斯勒先进成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94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