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于回收利用的加气混凝土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7870.1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9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梁本玉;赵斌;朱欢劼;卢耀武;王聿暐;蒋士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良浦天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8 | 分类号: | C04B28/18;C04B38/02;C04B20/02;C04B20/10;C04B18/14;C04B22/14;C04B18/08;C04B14/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安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10 | 代理人: | 姚惠菱 |
地址: | 2154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于 回收 利用 混凝土 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利于回收利用的加气混凝土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所需要生产加气混凝土板材的装配需要,设计出适合的浇筑成型模具,并在模具内均匀植入钢筋网;
向植有钢筋网的模具内浇筑由粉料混合搅拌成形的浆料,且在浇筑后将浆料连同模具一同送入40℃养护箱中静置2h后,获得半凝固状态的混凝土胚体;
放入蒸压釜,按照“升温3h-185℃恒温6h-自然冷却”蒸压养护制度进行养护,直至浆料完全固化成型;
将完全固化成型的加气混凝土板材与模具分离。
所述粉料配方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水泥灰60-75份、用后镁砖粉8-10份、尾矿硅泥15-20份、矿渣10-12份、改性玻化微珠6-13份、改性生石灰30-40份、铝粉17-23份、改性粉煤灰4-18份以及改性石膏6-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回收利用的加气混凝土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配方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水泥灰65-70份、用后镁砖粉8-9份、尾矿硅泥16-18份、矿渣10-11份、改性玻化微珠8-11份、改性生石灰33-37份、铝粉18-22份、改性粉煤灰10-12份以及改性石膏6-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回收利用的加气混凝土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配方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水泥灰68份、用后镁砖粉9份、尾矿硅泥17份、矿渣11份、改性玻化微珠10份、改性生石灰35份、铝粉20份、改性粉煤灰11份以及改性石膏7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回收利用的加气混凝土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矿渣浆料包括以下工艺流程:
步骤A1:首先将矿渣磨细,将石膏、硅灰和水按照基准配合比称量后混合并搅拌2min形成料浆。
步骤A2:再将石灰、水泥、外加剂以及矿物掺合料分别称量后加入料浆并搅拌2min。
步骤A3:最后将铝粉膏称量后加水形成铝粉溶液,充分搅拌后倒入料浆并搅拌1min,最后将料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回收利用的加气混凝土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所述改性玻化微珠包括以下工艺流程:
步骤B1:对应玻化微珠密度将憎水剂原液按配比例加水稀释到要求浓度,获得憎水剂溶液;
步骤B2:搅拌玻化微珠的同时,用喷雾设施将憎水剂均匀喷于玻化微珠上,直至无干料时为止,制得改性玻化微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于回收利用的加气混凝土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憎水剂选择主要成分为有机硅憎水剂原液,所述玻化微珠的粒径范围0.5-1.0mm,所述憎水剂溶液与玻化微珠的比例需根据玻化微珠的粒度大小进行调节,颗粒小的能够加大用量,颗粒大的能够减小用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回收利用的加气混凝土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所述改性生石灰包括以下工艺流程:
步骤C1:使用小型粉磨机,将适量的高钙快速生石灰粉磨;
步骤C2:粉磨时添加硅油;
步骤C3:检测其消解速度、消解温度、细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回收利用的加气混凝土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所述改性粉煤灰包括以下工艺流程:
步骤D1:取适量的粉煤灰,并加入相应适量的水,之后,在球磨机内进行研磨,大约一个小时后取出,烘干并结块后再次进行粉磨,使结块散开;
步骤D2:对于充分粉磨后的粉煤灰,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步骤D3:接着将模数为1的水玻璃作为碱激发剂进行改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回收利用的加气混凝土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所述改性石膏采用机械作用激活超细粉体和表面改性剂,使其两界面间发生化学作用,以达到化学改性的目的。
10.一种利于回收利用的加气混凝土板材,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利于回收利用的加气混凝土板材的生产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良浦天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良浦天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78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