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河原生态多功能奉建系统方案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6665.3 | 申请日: | 202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8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仁学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B3/02;E02B3/06;E02B3/10;E02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达恒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9 | 代理人: | 庄振乾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河 生态 多功能 系统 方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河原生态多功能奉建系统方案,是将黄河分成从源头到三门峡的上中游段和从三门峡到入海口的中下游段,在中下游段的黄河两岸分别纵深修建多条与黄河河道连通的主土水渠,主土水渠从堤路的外侧到进水口处由优质大方石建成,在每条主土水渠内分别栽种多组且每组成三角形布设的耐水优质树,在每条主土水渠上分别修建多条与该主土水渠连通的支水渠,每条主土水渠的岀水口建有闸门及小眼网,每条支水渠的渠两侧分别修建多个泥沙分离泥坑。本发明通过科学利用河道泥沙,解决了防特大洪水和冬季流凌的问题,黄河水流用于水利发电,永不断流可满足通航,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栽种优质树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河流域的治理,具体涉及一种黄河原生态多功能奉建系统方案。
背景技术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黄河流域降水量小,以旱地农业为主,冬干春旱。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泥沙量最多的河流。
目前,黄河中下游两侧堤坝有些地方土质疏松,大堤抗强震性能差;黄河河道泥沙沉积多,泥沙没能得到有效科学利用,影响河道将来的安全和长期水流;又存在断流的可能性,对于黄河发生特大洪水和冬春季发生流凌险情没能有效解决;黄河水没能较好科学利用于浇地和补充地下水及水库等,没有科学利用上中下游大量水资源发电及上中下游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上中下游分段通航,中下游及人工运河全线水路通航;黄河上中下游两岸没有科学规建优质大厚石材建的多个码头;黄河因大水和流凌常拆浮桥;黄河两岸及水能流到的地方生态和经济效益不高,使黄河水里的水产资源没有得到大量的很好地生长。种的树质量不高且数量少,没有极有效地从根本上锁住河套地区两岸及黄河两岸的风沙;又没有种高大坚韧的引雷树确保附近老百姓们的安全。生态化率很低,经济和生态效益也都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黄河原生态多功能奉建系统方案,通过对黄河原生态的系统奉建,能够很好地从根本上减少城乡内涝等多种自然灾害并带来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黄河原生态多功能奉建系统方案,是将黄河分成从源头到三门峡的上中游段和从三门峡到入海口的中下游段,黄河河道两岸是由土沙建成既坚固又抗强震的堤路,堤路的路面用优质大方石建成;在中下游段的黄河两岸分别纵深修建多条与黄河河道连通的主土水渠,主土水渠从堤路的外侧到进水口处由优质大方石建成,在每条主土水渠内分别栽种多组且每组成三角形布设的耐水优质树以达到助推水泥沙快速流动之目的,在每条主土水渠的两边沿上分别建有厚土墙并在两侧建土沙路,土墙上种有多种木质藤本植物以确保安全, 每条主土水渠的岀水口建有下流泥沙、上流清水的单体内外双层可以上下伸缩的电动或人工闸门及小眼网,主土水渠底中间低两边高;在每条主土水渠上分别修建多条与该主土水渠连通的支水渠,在每条支水渠的渠两侧分别修建多个泥沙分离泥坑;在上中游段河道内两侧修建多个水坑,在每个水坑外建一道低于黄河水的墙,在水坑内连设有抽水泵和抽沙泵。
在黄河两岸水边用优质大厚石材牢固安装三倍于大水冲击力的多个水冲式发电机,在黄河两岸河边修建多个与对岸呈三角形布设的低于枯水期的优质大厚石条水坑墙,在水坑内连设抽水、沙泵,抽水机的出水口安装有小型水力发电机。
在黄河开封段西向东南方向修建一条通往黄河入黄海口的人工运河,人工运河的两头为优质大厚石材闸门,在入黄海的石材闸门前设置有小眼网以把人工运河当成一个大养殖场;人工运河的两岸为坚固运河堤路,在人工运河两岸分别纵深修建多条与人工运河河道连通的主土水渠,主土水渠从运河堤路的外侧到进水口处由优质大石材建成。
在沿人工运河河道两岸布设多个石材码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仁学,未经张仁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66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