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河原生态多功能奉建系统方案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6665.3 | 申请日: | 202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8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仁学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B3/02;E02B3/06;E02B3/10;E02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达恒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9 | 代理人: | 庄振乾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河 生态 多功能 系统 方案 | ||
1.一种黄河原生态多功能奉建系统方案,其特征是将黄河分成从源头到三门峡的上中游段和从三门峡到入海口的中下游段,黄河河道两岸是由土沙建成既坚固又抗强震的堤路,堤路的路面用优质大方石建成;在中下游段的黄河两岸分别纵深修建多条与黄河河道连通的主土水渠,主土水渠从堤路的外侧到进水口处由优质大方石建成,在每条主土水渠内分别栽种多组且每组成三角形布设的耐水优质树以达到助推水泥沙快速流动之目的,在每条主土水渠的两边沿上分别建有厚土墙并在两侧建土沙路,土墙上种有多种木质藤本植物以确保安全, 每条主土水渠的岀水口建有下流泥沙、上流清水的单体内外双层可以上下伸缩的电动或人工闸门及小眼网,主土水渠底中间低两边高;在每条主土水渠上分别修建多条与该主土水渠连通的支水渠,在每条支水渠的渠两侧分别修建多个泥沙分离泥坑;在上中游段河道内两侧修建多个水坑,在每个水坑外建一道低于黄河水的墙,在水坑内连设有抽水泵和抽沙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河原生态多功能奉建系统方案,其特征是在黄河两岸水边用优质大厚石材牢固安装三倍于大水冲击力的多个水冲式发电机,在黄河两岸河边修建多个与对岸呈三角形布设的低于枯水期的优质大厚石条水坑墙,在水坑内连设抽水、沙泵,抽水机的出水口安装有小型水力发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河原生态多功能奉建系统方案,其特征是在黄河开封段西向东南方向修建一条通往黄河入黄海口的人工运河,人工运河的两头为优质大厚石材闸门,在入黄海的石材闸门前设置有小眼网以把人工运河当成一个大养殖场;人工运河的两岸为坚固运河堤路,在人工运河两岸分别纵深修建多条与人工运河河道连通的主土水渠,主土水渠从运河堤路的外侧到进水口处由优质大石材建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黄河原生态多功能奉建系统方案,其特征是在沿人工运河河道两岸布设多个石材码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黄河原生态多功能奉建系统方案,其特征是在黄河河道内所有与黄河河道连通的主土水渠的入水口、黄河入海口的出口处、在人工运河河道内所有与人工运河河道连通的主土水渠的入水口、人工运河入海口的出口处分别设水利发电机和阻挡鱼类外流的小眼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河原生态多功能奉建系统方案,其特征是在每条水渠的进水口处分别建造有大闸门和水利发电装置,在黄河河道内每条水渠的进水口处以及每条水渠的水利发电装置处分别修建大砂石收集装置和网以防水产资源顺水流走;所述黄河河道内的大砂石收集装置是在河道内建造两支撑臂,两支撑臂上分别铰接翻转板,河床底部呈拱形底面;所述水渠的大砂石收集装置是渠底底部也呈拱形底面,在水渠的两侧也分别铰接翻转板;所述对应的两翻转板接触处分别成凸凹状,一翻转板的凸处能够嵌入在与其对应翻转板的凹处,在每个翻转板底部远离铰接端分别连设弹簧,每根弹簧的另一端连设在对应的拱形底面上,拱形底面两侧的储大砂石坑上建有龙门吊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河原生态多功能奉建系统方案,其特征是在黄河河道每条水渠的入口处分别设多个呈三角形布设的增流装置,每个增流装置是沿水渠水流方向设置底座,在底座上设增流柱,在增流柱的两侧面分别设多个呈弧形状的增流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河原生态多功能奉建系统方案,其特征是在所述每条水渠穿过堤路处设坚固的大石材石桥,桥面与堤路面连接,桥面下设有多个厚石桥墩,所有渠和桥墩的两边、渠和桥的底面均做有多条顺水方向的弧形凹助流通槽,弧形凹助流通槽内每个一段设助流柱,助流柱两边为流水槽,相邻交错的助流柱间呈三角形结构布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河原生态多功能奉建系统方案,其特征是在沿黄河河道两岸布设多个石材码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仁学,未经张仁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66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