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戊二烯橡胶与溴化丁基橡胶的共混体系及混炼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1805.8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0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睿;杨静;袁牧歌;戴本文;谭娟;彭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00 | 分类号: | C08L9/00;C08L23/28;C08L61/06;C08K3/34;C08K3/22;C08K3/04;C08K5/09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昌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戊二烯 橡胶 丁基橡胶 体系 混炼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戊二烯橡胶与溴化丁基橡胶的共混体系及混炼工艺,共混体系原料包括异戊二烯橡胶、溴化丁基橡胶、陶土、钛白粉、补强剂、软化剂、促进剂、硫化剂和抗氧剂。混炼时,先将部分溴化丁基橡胶与钛白粉、补强剂以及硫化剂进行压合密炼排胶,得母炼胶;将剩余溴化丁基橡胶加入部分陶土,压合密炼;然后加入异戊二烯橡胶、软化剂、促进剂和抗氧剂,压合密炼;再加入剩余陶土,进行3min压合密炼得混炼胶;最后将母炼胶加入到混炼胶中,压合密炼后排出胶料,即得。本发明能够解决由于异戊橡胶和溴化丁基橡胶对硫化剂以及部分小料溶解度不同带来的混炼胶性能不合格问题,提高混炼胶的质量和产品稳定性,提高硫化产品的外观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橡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共混橡胶体系,具体为一种异戊二烯橡胶与溴化丁基橡胶的共混体系及混炼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医疗橡胶塞大多使用丁基橡胶为主体的改性橡胶,该类橡胶具有与药品相容性好,加工性能优异,密封性好等优点,但是该类橡胶存在在多次穿刺后容易产生大量穿刺胶屑以及自密封性显著下降的问题,所以在某些需要多次穿刺的药品上,单一成分的丁基橡胶所展现出来的特性并不足以满足药品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戊二烯橡胶与溴化丁基橡胶的共混体系及混炼工艺,能够解决橡胶塞在多次穿刺后产生胶屑以及自密封性性能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异戊二烯橡胶与溴化丁基橡胶的共混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异戊二烯橡胶50-70份、溴化丁基橡胶30-50份、陶土65-85份、钛白粉1-3份、补强剂0.02-0.06份、软化剂2-3份、促进剂4-6份、硫化剂4-6份和抗氧剂0.8-1.2份。
优选方案中,异戊二烯橡胶60份、溴化丁基橡胶40份、陶土75份、钛白粉2份、补强剂0.04份、软化剂2.5份、促进剂5份、硫化剂5份和抗氧剂1份。
进一步地,所述补强剂为炭黑,硫化剂为酚醛类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软化剂为改性聚乙烯以及硬脂酸。两者比例优选1:1.5。
进一步地,所述的促进剂为氧化锌,所述的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异戊二烯橡胶与溴化丁基橡胶共混体系的混炼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部分溴化丁基橡胶与钛白粉、补强剂以及硫化剂进行压合密炼排胶,得母炼胶;
S2、剩余溴化丁基橡胶加入部分陶土,进行2min压合密炼;然后加入异戊二烯橡胶、软化剂、促进剂和抗氧剂,进行2min压合密炼;再加入剩余陶土,进行3min压合密炼;
S3、将S1所得母炼胶加入到S3所得胶料中,进行3min压合密炼,排出胶料,即得异戊二烯橡胶与溴化丁基橡胶的共混体系。
进一步地,S1及S2中溴化丁基橡胶的比例为1:6-7,S2中陶土第一次加入与第二次加入的质量比为1:1-1.5。
进一步地,S1中排胶温度为80-100℃。
进一步地,S3中温度升高到120~130℃时排出胶料。
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异戊二烯橡胶与溴化丁基橡胶共混体系在制备医疗橡胶塞中的应用。
异戊二烯橡胶与溴化丁基橡胶共混体系存在着两种橡胶体系,有溶解度差异,尤其体现在硫化剂方面,异戊二烯橡胶对硫化剂溶解度较大,硫化所需温度较低,溴化丁基橡胶对硫化剂溶解度较小,硫化所需温度较高。在传统混炼工艺下制作的共混橡胶,由于异戊二烯橡胶内迁移了较多含量的硫化剂,硫化速度加快,可能在较低温度下异戊二烯橡胶已经完成硫化,而溴化丁基橡胶对于硫化剂溶解度低,导致溴化丁基橡胶还未开始硫化,存在橡胶体系硫化不同步,橡胶不成形或者在高温下过硫返原的问题。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18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