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塑料闪烁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01683.2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3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黄传群;陈姝帆;吴之清;钟铭龙;李佳;张颖娟;罗炫;张庆军;杨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8F212/08 | 分类号: | C08F212/08;C08F212/36;C08F2/44;C08K5/353;C08K5/01 |
代理公司: | 绵阳远卓弘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71 | 代理人: | 张忠庆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塑料 闪烁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有机塑料闪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2,5-二苯基噁唑、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偶氮二异丁腈和移波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对混合液进行超声分散处理;
步骤二、将处理后的混合液进行梯度升温加热,降温后得到有机塑料闪烁体毛坯;
步骤三、对有机塑料闪烁体毛坯进行机械切割和抛光处理;
所述步骤一中2,5-二苯基噁唑、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偶氮二异丁腈和移波剂占混合后混合液的质量百分数依次为30~50%、40~70%、4~20%、0.2~0.5%、0~0.5%,且上述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之和等于100%。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有机塑料闪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移波剂为9,10-二苯基蒽、1,4-双(5-苯基-2-恶唑基)苯、1,4-双(2-甲基苯乙烯基)苯、1,4-二(4-甲基苯乙烯)苯中的任意一种。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有机塑料闪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超声分散处理的过程为:将混合液置于40~60KHz、200~300W的超声波清洗机中,超声分散30~60min后暂停10~20min,再超声30~60min,超声分散至混合液变为澄清透明溶液。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有机塑料闪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超声分散处理的过程为:将混合液置于压力为100~800Pa,温度为0~10℃的条件下进行超声处理;其中超声频率为30~60kHz,超声处理3~6min后暂停超声3~6min,以此为循环,超声分散处理1~3h。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有机塑料闪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混合液经过超声分散处理后,再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混合处理,过程为:将超声分散处理后的混合液置于超临界反应釜中,通入二氧化碳,控制反应釜内温度为30~40℃、压力为6~24MPa,磁力搅拌转速为1000~1500rpm,搅拌1~3h;停止加热,反应釜中温度为20~30℃时,控制泄压速率为0.1~5MPa/s,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得到处理后的混合溶液。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有机塑料闪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梯度升温加热的过程为:在1~2h中,将温度由室温升至80~90℃,并保温24~48h,然后在1~2h中,将温度由80~90℃升至90~100℃,并保温24~48h,然后在1~2h中,将温度由90~100℃升至100~110℃,并保温24~48h;最后在1~2h中,将温度由100~110℃升至110~120℃,并保温48~72h。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有机塑料闪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降温过程为:在12~24h中,将温度由110~120℃降至20~25℃。
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有机塑料闪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对有机塑料闪烁体毛坯进行机械切割前,需要将有机塑料闪烁体毛坯在-10~20℃下低温处理12~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16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