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色镜片的浸泡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93953.X | 申请日: | 2021-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7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周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周连 |
| 主分类号: | B05D1/18 | 分类号: | B05D1/18;B05D1/38;B05D3/00;B05D3/02;B05D3/06;B05D5/00;B05D7/24;G02C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李迪 |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镜片 浸泡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色镜片的浸泡生产工艺,涉及变色镜片生产技术领域。该一种变色镜片的浸泡生产工艺,包括镜片预涂层工作,需事先将预涂层浸润液在1.5μm的聚丙烯折叠滤芯中过滤12h,并在无尘操作室内将步骤S2中清洗后盛有镜片的镜片放置箱浸入至盛有预涂层浸润液的浸泡池内,然后通过机械手将浸润后的盛有镜片的镜片放置箱提出。通过设置有变色镜片浸泡生产的对照组,实际进行变色镜片浸泡生产后的效果比对时,可以直观的体现各个批次的变色镜片浸泡生产的效果,亦可以进行多组变色镜片浸泡生产工艺效果之间的对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色镜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色镜片的浸泡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变色镜片,也有人称为感光镜片。根据光色互变可逆反应原理,镜片在光线和紫外线照射下可迅速变暗,阻挡强光并吸收紫外线,对可见光呈中性吸收;回到暗处,能快速恢复无色透明状态,保证镜片的透光度。所以变色镜片适合于室内室外同时使用,防止阳光、紫外光、眩光对眼睛的伤害。变色镜片根据镜片变色部位不同分为基片变色镜片(简称基变)和膜层变色镜片(简称膜变)两种。基片变色镜片是在镜片基片中添加了卤化银的化学物质,利用卤化银的离子反应,在强光刺激下分解为银与卤素,使镜片着色,光照变弱后,又结合成卤化银,颜色变浅。玻璃变色镜片多用此种技术。膜层变色镜片则是在镜片镀膜工艺中进行了特殊处理。比如采用螺吡喃类化合物,在镜片表面进行高速旋涂,根据光线与紫外线的强弱,利用分子结构自身的反转开合实现通过或阻挡光线的效果。
目前,现有变色镜片的浸泡生产工艺进行实际生产工作时,其缺乏变色镜片浸泡生产的对照组,实际进行变色镜片浸泡生产后的效果比对时,无法直观的体现各个批次的变色镜片浸泡生产的效果,亦无法进行多组变色镜片浸泡生产工艺效果之间的对比,此外缺乏高效的变色镜片浸泡生产涂层工艺,即缺乏镜片加硬液浸涂工作的预处理与后续处理方法,实际镜片加硬液浸涂后的镜片加硬液浸涂效果不佳。
为此,我们研发出了新的一种变色镜片的浸泡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色镜片的浸泡生产工艺,解决了上述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变色镜片的浸泡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配置镜片浸泡液,选择两个浸泡池,于其中一个浸泡池中分别注入2.55wt%氢氧化钠溶液、纯水、乙醇溶液、预涂层浸润液及有机硅加硬液,于另一个浸泡池中分别纯水、乙醇溶液、预涂层浸润液及有机硅加硬液;
S2:镜片的布置安装,将待浸泡的镜片分为多数生产组与少数对照组两组,并依次放入至镜片放置箱内,然后于两个浸泡池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机械手,将两个镜片放置箱分别通过一个机械手抓取固定;
S3:镜片清洗工序,通过机械手将两个镜片放置箱先分别放置于盛有2.55wt%氢氧化钠溶液的浸泡池与未放置氢氧化钠溶液的浸泡池内,并通过超声波清洗仪器进行8分钟清洗,再通过机械手将两个镜片放置箱取出后放置于盛有纯水的浸泡池内水洗8分钟,最后通过机械手将镜片放置箱取出放置于盛有乙醇溶液的浸泡池内清洗4分钟,在温度为65℃条件下循环烘干,再对镜片进行预涂层工作;
S4:镜片复清洗工序,通过机械手再次将浸润后盛有镜片的镜片放置箱放置于盛有3.5wt%氢氧化钠溶液的浸泡池内,并通过超声波清洗15分钟,进行后续的镜片进行加硬液浸涂;
S5:镜片的烘干、固化、贮藏,对加硬液浸涂的镜片进行烘干,将烘干后的镜片放入到空气能烘箱中进行无尘加热烘干成型,其内环境温度保证在98-107℃之间,烘干时间2h,取出镜片,对比两组镜片,即进行变色镜片浸泡生产后的效果比对时,可以直观的体现各个批次的变色镜片浸泡生产的效果,亦可以进行多组变色镜片浸泡生产工艺效果之间的对比,并在冷却后分类贮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周连,未经王周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39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