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还原染料对纱线染色的工艺及纱线染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6936.3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4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黄豪宇;高卫东;袁久刚;黄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祥盛纺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22 | 分类号: | D06P1/22;D06B3/04;D06B15/00;D06B15/02;D06B15/04;D06B15/09;D06B23/18;D06B23/20 |
代理公司: | 无锡中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5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437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还原染料 纱线 染色 工艺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采用还原染料对纱线染色的工艺及纱线染色系统,该染色工艺和染色系统通过对纱线在浸润、反复多次交替进行浸染、氧化、最后进行烘燥的步骤中对这些工艺过程中的参数进行控制,使得纱线每次浸染时间、浸染后的带液率、氧化效果、氧化后的带液率等参数均能保持恒定或一致,从而使纱线每次浸染的上染率保持一致,这样能够使每个染缸的染液消耗量以及浓度的变化均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通过向各个染缸内等速度补入相同浓度的染液,就能使染缸中染液的浓度和液位在纱线染色过程中始终保持恒定,从而稳定纱线的上染率,缩小纱线的色差波动范围甚至最终消除色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还原染料对纱线染色的工艺及纱线染色系统。
背景技术
纱线染色,特别是牛仔布织布用纱线在染色时,因为靛蓝等还原染料对纱线的单次上染率低,通常需要经过多道次的浸染-氧化固色工序,最终才能获得后道服饰加工所需要的颜色。现有的染色工艺:纱线在经过前处理煮练、水洗后以湿润状态(带液率在85%左右)进入染缸浸染,纱线在染缸内染液液面下的导辊上运行时被染液充分浸润,同时因为染液中的染料分子与纱线纤维的亲和力作用,染液中的染料分子在纱线运行过程中会持续向纱线转移(即上染),纱线在染液中浸泡时间越长,染料向纱线转移的量就越多,直至达到吸附平衡,在此过程中,染液浓度会持续下降,导致染液浓度波动;纱线在浸染完成后会进入染缸上方的轧车(压辊)进行挤压,挤压过程中纱线浸染吸收的染液有部分会被压辊挤压回流进染缸;经过挤压后的纱线(带液率在85%左右)进入到氧化架中,纱线在氧化架的导辊上运行过程中,纱线所吸附染液中的还原性染料会发生氧化,继而固着在纤维上,完成单道次染色工序。实际生产中根据工艺要求会多次重复上述工序。
纱线在上述的染色过程中,染液除了向空气中微量扩散外消耗很少,但染液内的染料因为与纱线纤维吸附上染而消耗更快,染缸内的染液浓度会随着浸染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这就会导致前期的纱线染出的颜色比后期纱线染出的颜色深,导致比较严重的色差现象。为了克服这一技术问题,目前常用的技术方案是将每个染缸的染液用管道集中回流到过滤箱中,并由经验丰富的调色工根据纱线上染率及染色时间的长短等因素,向过滤箱内加入浓度较高的染液进行调节,再通过循环泵将染液输送回每个染缸中,从而使染缸内的染液浓度基本维持不变,使纱线染色效果趋于一致。
但是,上述人工添加高浓度染液的方法是一种应激措施,即在观察到纱线颜色变化后,再补充染液,这种方式并不能完全解决色差问题,只是缩小色差的波动范围,而且,这种方法与员工经验正相关,不同员工的经验不同直接会导致一批布料色差波动范围的不同,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纱线染色工艺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还原染料对纱线染色的工艺,该工艺能够在一批纱线的整个染色过程中,稳定上染率,缩小色差波动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还原染料对纱线染色的工艺,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a、浸染:将带液率为X1的纱线引入染缸,使纱线浸没在染缸内的染液中移动一段距离后引出,经压辊挤压控水,使纱线带液率保持在预设值Y1,Y1X1;
b、氧化:将完成步骤a的纱线引入氧化架,纱线在氧化架上进行氧化,同时对纱线进行脱水,使纱线完成氧化时的带液率为X2,X2<Y1;
c、反复多次进行步骤a~步骤b,使纱线颜色逐次加深,直至纱线的颜色符合要求为止;第n次重复步骤a时的纱线浸染前带液率为Xn,挤压控水后的带液率为Yn,第n次重复步骤b时的纱线在完成氧化时的带液率为Xn+1,n≥1;
染缸和氧化架的数量不少于步骤a和步骤b的重复次数,步骤a和步骤b实际进行的次数与使用到的染缸和氧化架一一对应,在反复多次交替进行步骤a和步骤b时,每次实施步骤a和步骤b均分别采用各自对应的染缸和氧化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祥盛纺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祥盛纺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69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