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制酒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86837.5 | 申请日: | 2021-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0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管济伍;管先鹏;马淑萍;姜涛;迟升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敬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G3/055 | 分类号: | C12G3/055;C12G3/07;C12G3/04;A61K36/899;A61P9/12;A61P3/10;A61P3/06;A61P17/14;A61P3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卢洋;潘镜如 |
| 地址: | 1516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制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制酒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制酒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配制酒,可充分利用紫玉米轴、紫玉米须和紫玉米叶部分制作花青素酒,从而避免紫玉米轴、紫玉米须和紫玉米叶中花青素白白流失,且原料来源丰富,原料种类较多,另外对紫玉米须、紫玉米叶以及紫玉米轴均在不高于70℃的温度环境下分别烘干至含水量8%以下、12.5%以下以及12.5%以下,在此环境下,经过低温杀菌,配制酒的花青素含量较高,且口味甘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酒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配制酒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花青素是一种黄酮类的水溶性色素,为强效的抗氧化剂,可维持正常的细胞连结、血管的稳定,增进微细血管循环、提高微血管和静脉的流动,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炎、预防慢性病以及改善视力的功能。
传统的花青素酒大多采用葡萄、血橙、红球甘蓝、蓝莓、樱桃、红橙、红莓、草莓、桑葚、山楂皮、紫苏、黑(红)米、牵牛花等来酿制,且工艺制造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取原料洗净、破碎、入罐、发酵,分离皮渣与发酵液、陈酿、灌装和窖藏,这些原料制作花青素酒的制作工艺较为繁杂。
除制作工艺繁杂以外,葡萄、血橙、红球甘蓝、蓝莓、樱桃、红橙、红莓、草莓、桑葚、山楂皮、紫苏、黑(红)米、牵牛花等,虽然含有花青素,但是含量低,而且来源有限,不适合规模应用。有一些使用玉米芯作为生产原料方式,但是仍不解决原料单一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制酒及其生产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花青素酒所存在的原料来源有限以及原料单一的问题,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配制酒,由以下主要物料组份浸入至酒中浸提后制成:
所述物料组份包括紫玉米须、紫玉米叶以及紫玉米轴;其中,以重量份计,所述紫玉米轴的量为所述紫玉米叶的1-2倍;为所述紫玉米须的8-10倍;
所述紫玉米须在不高于70℃的温度环境下,烘干至含水量不高于8%;
所述紫玉米叶不包括处在最外层的1-3层叶片,在不高于70℃的温度环境下,烘干至含水量不高于12.5%;
所述紫玉米轴在不高于70℃的温度环境下,烘干至含水量不高于12.5%。
本方案中提供的配制酒主要包括一定配比的紫玉米须、紫玉米叶以及紫玉米轴,紫玉米须、紫玉米叶以及紫玉米轴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且原料来源丰富,原料种类较多。紫玉米叶最外层的1-3层叶片由于光敏效应导致花青素含量相对较低,加之田地里人工采收和从田地到工厂的运输污损,故淘汰外层的三个叶片利用。
另外,本方案中通过大量实验来优化配制酒的制作环境,对紫玉米须、紫玉米叶以及紫玉米轴均在不高于70℃的温度环境下分别烘干至含水量8%以下、12.5%以下以及12.5%以下,经过检测,得知在此环境下的配制酒的花青素含量较高,且花青素的留存稳定性较强。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物料组份还包括罗汉果或枸杞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罗汉果和所述枸杞的重量份相同,且为所述玉米须重量份的1/5到1/2。
罗汉果和枸杞中均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及多种维生素,罗汉果具有润喉、护肝、清肺等方面的功效,枸杞子具有益肾、明目、调理血压等方面的作用,将罗汉果和枸杞作为原料,能够发挥更好的保健效果。
由于玉米的原料较为丰富,且罗汉果和枸杞若放得过多,酒的甜度会受影响,影响酒的口感,故本方案的配制酒中的罗汉果和枸杞数量较少,一般为玉米须重量份的1/5到1/2。
在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罗汉果的含水量不高于10%;和/或;所述枸杞的含水量不高于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敬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敬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68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