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MA丝触发的卫星锁紧分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85188.7 | 申请日: | 2021-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5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陆一凡;杨逸斐;张荣茹;杨飞;岳洪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G1/64 | 分类号: | B64G1/64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王海婷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ma 触发 卫星 分离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MA丝触发的卫星锁紧分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锁紧分离装置包括锁紧释放机构、卫星底板、弹射分离机构和运载安装平台,四组锁紧释放机构安装在运载安装平台的四周,弹射分离机构安装在运载安装平台的中心处,锁紧状态下,四组锁紧释放机构同时锁紧卫星底板,弹射分离机构未作动,弹射分离机构的弹射推杆顶端与卫星底板下表面接触,分离时,四组锁紧释放机构的解锁SMA丝通电后收缩解锁对加载杆的约束,四组锁紧释放机构的加载杆同步作动实现解锁卫星底板,弹射分离机构的分离SMA丝通电收缩带动弹射推杆推动卫星底板实现卫星弹射分离。本发明具有大承载、低冲击、分离迅速、可重复试验的特点,满足空间应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间非火工连接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SMA丝触发的卫星锁紧分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面对航天任务逐渐呈现出的多样化的趋势,研制出满足要求的锁紧分离机构是保证运载、深空探测、非合作目标抓取、在轨服务等空间任务实施的重要基础。锁紧分离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在设备发射或者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载荷(主要是卫星)与运载平台之间可靠的锁紧;当航天器处于发射入轨或返回地球过程中,系统发出触发指令,实现载荷从运载平台有效地分离。传统的火工锁紧分离机构具有承载力大、分离可靠、能量储备大、响应迅速等优点,但其缺点非常突出,例如冲击大,影响卫星分离姿态;单次触发,不可重复试验;污染严重,容易对其他元件产生危害等。因此,研制出一种高承载、低冲击、响应迅速、可重复进行地面验证的非火工锁紧分离机构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SMA丝触发的卫星锁紧分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具有大承载、低冲击、分离迅速、可重复试验的特点,满足空间应用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SMA丝触发的卫星锁紧分离装置,包括锁紧释放机构、卫星底板、弹射分离机构和运载安装平台,所述的卫星底板设置在运载安装平台的正上方,所述的锁紧释放机构共设置四组,且均匀安装在所述的运载安装平台的四周,所述的弹射分离机构安装在运载安装平台的中心处,锁紧状态下,四组所述的锁紧释放机构同时锁紧卫星底板,所述的弹射分离机构未作动,弹射分离机构的弹射推杆顶端与卫星底板下表面接触,分离时,四组锁紧释放机构的解锁SMA丝通电后收缩解锁对加载杆的约束,四组锁紧释放机构的加载杆同步作动实现解锁卫星底板,弹射分离机构的分离SMA丝通电收缩解除对弹射推杆的约束,弹射推杆推动卫星底板实现卫星弹射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释放机构还包括卫星锁紧座、加载螺母、解锁弹簧、加载杆、锁紧球、外部限位套、下部锁紧座、解锁SMA丝限位销、解锁SMA丝导引座和解锁SMA丝支架,所述卫星锁紧座与卫星底板固连,所述下部锁紧座与运载安装平台固连,所述加载杆的上端伸入卫星锁紧座内,并通过在加载杆的上部配合加载螺母预紧,加载杆的下端伸入下部锁紧座内,在下部锁紧座的外部套设外部限位套,在加载杆上开设有容纳锁紧球的凹槽,在下部锁紧座上部设有连通凹槽与外部限位套的容纳空间的通孔,在卫星锁紧座与外部限位套的上端之间设置解锁弹簧;
解锁SMA丝的一端安装在固定于运载安装平台的解锁SMA丝支架上,另一端穿过解锁SMA丝导引座后安装在解锁SMA丝限位销上;
锁紧状态下,所述解锁SMA丝限位销依次穿过外部限位套和下部锁紧座对外部限位套限位,外部限位套将锁紧球保持在下部锁紧座的通孔中,并卡在加载杆的凹槽内限制加载杆的轴向运动,此时解锁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分离时,解锁SMA丝通电收缩使解锁SMA丝限位销拔出,解除对外部限位套的限制,外部限位套在解锁弹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释放对锁紧球的约束,锁紧球向外移动解除对加载杆的约束。
进一步的,每个锁紧释放机构中设置有三个锁紧球,且三个锁紧球绕加载杆轴线均匀布置。
进一步的,在加载螺母与卫星锁紧座之间的加载杆上设有球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51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