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凝胶膏药贴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0893.8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2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马跃华;荣首文;周永发;李翔;李绪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昌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47/34;A61K47/38 |
代理公司: | 德州鲁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45 | 代理人: | 王娟娟 |
地址: | 253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胶 膏药 制备 方法 | ||
硅凝胶膏药贴制备方法,硅凝胶膏药贴由基材层、黏贴层和中药微胶囊透皮吸收剂组成,基材层为背衬层,黏贴层采用聚二甲基硅烷、乙烯基聚硅氧烷和纤维素形成的聚合硅凝胶,中药微胶囊透皮吸收剂,中药微胶囊透皮吸收剂由中药提取物、丙二醇、薄荷醇、氮酮和气相二氧化硅组成。本发明充分利用硅凝胶特有的优越性,通过技术改进融入到传统膏药贴中,使用饱和纤维素技术很好的解决了硅凝胶与醇类物质不相溶的问题,硅凝胶膏药贴无刺激过敏率低对皮肤亲和力好,从皮肤上剥离膏药贴时不会有疼痛感和将体毛一同带下的疼痛,硅凝胶对皮肤表面有很好的湿润感,可防止体表水分蒸发更好的软化角质层,使药物更好的吸收通过筋络通路发挥药物治疗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产品生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硅凝胶膏药贴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膏药贴,俗称狗皮膏药,始于清明年间民间用于活血化淤、益气养血、通经走络、强筋健骨,舒筋活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症状。膏药贴是中华医药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医学独特中医外治疗法,已有两千年历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它是利用药物施与病着体表或患部借体表对药物吸收和筋络的通路发挥药物治疗作用的一种疗法,传统膏药贴给广大患者治疗好了各种疾病,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深受欢迎。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医疗器械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膏药贴存在揭下时过于疼痛,气味过重,季节性粘贴不牢固,易过敏等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我们医疗行业需要科技进步挖掘新技术开发新材料融入传统中医创新,开发出更好的膏药贴服务患者,使中国中医瑰宝长足发展造福人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凝胶膏药贴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揭下时过于疼痛,气味过重,季节性粘贴不牢固和易过敏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硅凝胶膏药贴制备方法,硅凝胶膏药贴由基材层、黏贴层和中药微胶囊透皮吸收剂组成,基材层为背衬层,黏贴层与皮肤附着,黏贴层采用聚二甲基硅烷、乙烯基聚硅氧烷和纤维素形成的聚合硅凝胶,中药微胶囊透皮吸收剂,中药微胶囊透皮吸收剂由中药提取物、丙二醇、薄荷醇、氮酮和气相二氧化硅组成,具体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1)制备中药微胶囊透皮吸收剂,将中药提纯物经真空低温浓缩得到浓缩体A,将浓缩体A、丙二醇和氮酮充分搅拌,搅拌均匀后加入气相二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添加量应使主体粘度达到2000-4000cp/25度之间,再按10%质量比例加入聚乙烯醇水溶液搅拌,搅拌均匀后进行干燥去除多余水分备用;
(2)制备黏贴体,将中药微胶囊透皮剂分三次加入聚二甲基硅烷内充分搅拌,搅拌均匀后放入真空罐升温60度继续搅拌6小时左右排除多余水分,冷却后在常温常压下加入丙二醇、薄荷醇、抗氧化剂、氮酮和纤维素继续充分搅拌,最后在制药贴前再加入配以铂金催化剂的乙烯基聚硅氧烷搅拌后得功能性硅凝胶黏贴体,配以铂金催化剂的乙烯基聚硅氧烷在涂布前方可添加,添加过早会造成胶体果冻化无法涂布;
(3)制备膏贴,将功能性硅凝胶放入专用涂胶设备胶槽内,利用刮刀将硅凝胶均匀刮到涂布基材背衬上,经过高温烘道干燥熟化后附盖离型纸得到膏贴干胶50g/平方半成品,后经产品要求规格裁切、检验,包装得到成品。
上述基材层为聚酯水刺布或聚乙烯水刺布或植物纤维无纺布。
上述步骤(1)中浓缩体A:丙二醇:氮酮质量比例为100:0.05-0.2:0.01-0.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昌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德州昌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08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证照信息提取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环境效应监测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