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铸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压铸机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79785.9 | 申请日: | 2021-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9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 发明(设计)人: | 杜泽国;罗文智;严兆凯;盛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7/32 | 分类号: | B22D17/32;B22D17/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苗燕 |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机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压铸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压铸机及存储介质,该压铸机至少包括第一压室和第二压室,第一压室设有第一冲头,第二压室设有第二冲头,控制方法包括:控制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同时完成慢速压射过程,并同步启动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进入高速压射过程;控制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同时到达高速压射终点。本申请通过控制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同步启动进入高速压射过程,且同时到达高速压射终点,解决了多压室压铸机进料填充进度不一致、铝水汇合位置不固定的缺陷以及压射结束时间不一致的问题,有利于铸件质量的稳定控制,保障压铸机的设备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压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铸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压铸机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当前汽车结构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下,压铸机吨位、浇料量从30kg急速提升至100kg以上。而铸件的壁厚仍然控制在2.5mm~4.5mm之内,型腔的填充时间仍需要控制在100ms左右,填充条件对浇口面积、速度以及压铸机压射能力的要求同步提高。大型压铸件如后地板总成、前舱总成已经接近当前单压室压铸机浇注重量及压射能力上限,压铸零件继续加大则压铸机难以满足填充时间的要求。
未来随着汽车结构件的整合,压铸车身结构件集成化趋势越发明显,零件投影面积以及重量增加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压室系统作为解决压射能力瓶颈的关键技术路线,也是未来压铸机产业的整体方向。然而,多压室系统与单压室系统相比存在一个天然的难题,那就是多压室冲头的速度匹配问题。在多个冲头速度匹配不合理的情况下,多压室的多浇口进料速度,型腔填充进度不一致,铝水汇合位置不固定,导致铸造填充过程的不可控及质量风险,不利于铸件质量的稳定控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压铸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压铸机及存储介质,以解决或者改善上述问题。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铸机的控制方法,压铸机至少包括第一压室和第二压室,第一压室设有第一冲头,第二压室设有第二冲头,控制方法包括:控制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同时完成慢速压射过程,并同步启动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进入高速压射过程;控制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同时到达高速压射终点。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铸机的控制装置,压铸机至少包括第一压室和第二压室,第一压室设有第一冲头,第二压室设有第二冲头,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控制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同时完成慢速压射过程,并同步启动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进入高速压射过程;控制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同时到达高速压射终点。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铸机,压铸机至少包括第一压室和第二压室,第一压室设有第一冲头,第二压室设有第二冲头,压铸机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铸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压铸机及存储介质,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同步启动进入高速压射过程,且同时到达高速压射终点,解决了多压室压铸机进料填充进度不一致、铝水汇合位置不固定的缺陷以及压射结束时间不一致的问题,有利于铸件质量的稳定控制,保障压铸机的设备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铸机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铸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97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浮动盖维修工艺
- 下一篇:一种钢结构支撑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