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元器件电极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7937.1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8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朱秀美;李肇龙;庞孔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34 | 分类号: | H01F41/34;H01F41/00;H01F41/02;H01F17/00;H01F27/29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地址: | 52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元器件 电极 制作方法 | ||
1.一种元器件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流延铁氧体基材:将铁氧体浆料涂布流延,干燥后形成铁氧体基材;
(2)离型膜印刷导电胶:在PET离型膜上,印刷感光导电胶层,加热干燥;
(3)掩膜曝光:在干燥后的感光导电胶上方放置电极图形掩膜,通过紫外线照射,使感光导电胶曝光固化变性;
(4)冲淋显影:使用显影液冲淋显影,在PET离型膜上形成电极图形;
(5)温压转移:将PET离型膜上形成的电极图形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转移到铁氧体基材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元器件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铁氧体基材的厚度为10~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元器件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PET离型膜厚度为40~60μm,所述感光导电胶层的印刷厚度为5~2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元器件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感光导电胶按重量百分比含量计,包括以下组分:导电粉末79~81%、玻璃组分1.5~2.8%、感光性树脂组合物16.2~19.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元器件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感光导电胶按重量百分比含量计,包括以下组分:导电粉末80%、玻璃组分2%、感光性树脂组合物18%。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元器件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粉末选自银粉;所述玻璃组分选自Na2SiO3、CaSiO3、SiO2、Na2O·CaO·6SiO2硅酸盐复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选自聚乙烯醇肉桂酸酯类树脂、PVB树脂、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元器件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使用的紫外线的波长为365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元器件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显影液为质量分数为0.2~0.4wt%的碳酸钠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元器件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将PET离型膜上形成的电极图形在温度为60~70℃下、单位压力为3~5T/cm2的作用下,转移到铁氧体基材上。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作方法所制得的元器件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79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