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术后血运检测监测系统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7504.6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9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吴豪;郑晴阳;仇裕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6 | 分类号: | A61B5/026;A61B5/1455;A61B5/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尚威;孔娜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术后 检测 监测 系统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一次性术后血运检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前端柔性血运检测模块(1)、连接器(2)和后端信号处理输出模块(3),其中:
所述前端柔性血运检测模块(1)用于采集被测对象的血运光波数据,其包括柔性基底(7)、导电层(21)、芯片(6)、柔性封装层(22)和粘附层(5),所述导电层(21)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所述芯片(6)设置在所述导电层上,通过所述导电层将芯片采集的待测对象的光波数据传输出去,所述柔性封装层(22)设置在所述芯片上,用于对所述芯片进行封装,所述粘附层(5)设置在所述柔性封装层上,该粘附层用于将所述前端柔性血运检测模块贴附在待测对象表面;
所述连接器(2)用于将所述前端柔性血运检测模块(1)与所述后端信号处理输出模块(3)连接,并将所述前端柔性血运检测模块检测的待测对象的光波数据传递给所述后端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后端信号处理模块(3)接收来自所述前端柔性血运检测模块采集的光波数据,然后基于光学定律建立非侵入式无创血运测量模型,依据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的光吸收系数的差异,通过采集二者的反射光波长,利用所述测量模型计算处理,以此获得待测对象的血运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术后血运检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2)包括软排线(8)、电信号输出端(9)和通用接口端(10),所述软排线(8)与所述前端柔性血运检测模块中的导电层(21)连接,所述电信号输出端(9)与所述软排线(8)连接,用于将所述前端柔性血运检测模块检测的光波数据传递给设置在所述后端信号处理模块上的所述通用接口端(10),所述电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通用接口端采用磁吸式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术后血运检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信号处理模块(3)包括供电单元、核心处理器、时钟晶振单元、程序下载单元和蓝牙射频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核心处理器连接,用于向所述核心处理器供电,所述时钟晶振单元和程序下载模块同时与所述核心处理器连接,所述时钟晶振单元用于提供时钟信号辅助核心处理器正常运行,所述程序下载单元用于将光学信号处理所需要的计算运行程序写入核心处理器,所述蓝牙射频单元与所述核心处理器连接,用于将核心处理器处理的血运信号通过蓝牙射频天线传输至移动终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术后血运检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移动终端(4),移动终端(4)与所述后端信号处理输出模块(3)连接,用于接收来自后端信号处理输出模块的血运信号,并将其存储和显示。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血运检测系统中前端柔性血运检测模块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选取硬质基底(19)在该硬质基底上涂覆柔性基底材料,固化后在所述硬质基底上获得柔性基底(7);
S2选取硬质基底,在该硬质基底上固定软排线基底,以此在所述硬质基底上获得软排线基底,将步骤S1中获得的设置有柔性基底的硬质基底和步骤S2中设置有软排线基底的硬质基底拼接在一起,并采用粘接剂将所述柔性基底与软排线基底连接;
S3利用导电银浆采用直写3D打印在所述柔性基底和软排线基底上进行打印,以此形成导电层(21);将所述柔性基底与软排线基底从所述硬质基底上剥离,将其放置在与所述柔性基底部不粘连的另一硬质基底上;
S4在所述导电银浆(23)干燥之前,将所述芯片(6)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的导电银浆上,烘干,以此获得所需导电层和固定在该导电层上的芯片;
S5在所述柔性基底上的导电层上涂覆封装胶,加热固化后实现对所述芯片和导电层的封装,以此获得柔性封装层(22);在所述软排线基底上的导电层上压覆封装材料,固化后形成软排线;
S6在所述柔性封装层上涂覆蚕丝蛋白粘附溶胶,固化后获得粘附层(5),将柔性基底与另一硬质基底上剥离,以此获得所需的所述前端柔性血运检测模块以及与其连接的软排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端柔性血运检测模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柔性基底材料采用PDMS;在S5中,所述封装胶也采用PD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750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