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金属薄网结构成形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76188.0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2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房立家;孙兵兵;张强;赵海生;张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发优材(镇江)增材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0/28 | 分类号: | B22F10/28;B22F10/38;B22F10/64;B22F10/62;B22F10/66;B33Y10/00;B33Y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知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84 | 代理人: | 张云珠 |
地址: | 21213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金属 结构 成形 工艺 | ||
本发明一种多孔金属薄网结构成形工艺,包括S1、成型材料的选择;S2、多孔金属薄网结构批量成形:将多层薄网结构并排布置,边缘部分相连接,作为整体结构打印成形后,将单层薄网逐层分离;S3、工艺参数设置:设置激光扫描速度、激光功率、光斑直径、层厚;多层薄网并排设置间距应为光斑直径的3倍以上;S4、热处理;S5、化学腐蚀处理。本发明通过该优化的成形工艺,可制备高品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的3D打印多孔金属薄网结构,通透效果可根据激光工艺参数的变化随意调节,解决了传统制备工艺对于小批量不常用薄网的制备成本高,良品率低且生产周期长,工序繁琐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选区熔化成形3D打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金属薄网结构成形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化工装备的发展,对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提出更高要求。传统的多孔金属薄网结构的制备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昂,需要专用设备及工装,尤其是对于小批量不常用材料的制备周期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孔金属薄网结构成形工艺。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多孔金属薄网结构成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成型材料的选择:材料包括铜、不锈钢、铁、镍、钛、钨、钼、铝及其合金;
S2、多孔金属薄网结构批量成形:将多层薄网结构并排布置,边缘部分相连接,作为整体结构打印成形后,将单层薄网逐层分离;
S3、工艺参数设置:设置激光扫描速度、激光功率、光斑直径、层厚;多层薄网并排设置间距应为光斑直径的3倍以上;
S4、热处理:在高真空度条件下,保温1-4小时,氩气快速冷却;
S5、化学腐蚀处理:多孔金属薄网结构打印成形后,通过不同配比的酸类腐蚀液对薄网结构进行腐蚀,达到理想通透率后,将多孔薄网结构从腐蚀液中取出,浸于去离子水中2小时,取出后在烘箱中低温烘干。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单层薄网逐层分离方式包括线切割或人工裁剪。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多层薄网并排间距设置为0.3-2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薄网结构由单条激光扫描线堆叠成形,选用激光功率80-700W,激光扫描速度为500-4000mm/s,光斑直径为0.06-0.1mm,打印层厚为0.04-0.20mm。
进一步的,对于动态聚焦光学系统的光斑直径设置为0.06-0.15m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不同材料热处理温度如下,铝合金毛细多孔结构200-350℃,镍基合金毛细多孔结构900-1100℃,铁基合金500-1100℃,铜合金500-700℃,钛合金800-85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控制腐蚀液浓度、配比及腐蚀时间,对较疏松的薄网结构建议采取酸溶液漂洗方式,每次漂洗去除量较少可精准控制薄网网孔尺寸,可采用短时间多次漂洗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多孔金属薄网结构成形工艺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优化的成形工艺,可制备高品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的3D打印多孔金属薄网结构,通透效果可根据激光工艺参数的变化随意调节,解决了传统制备工艺对于小批量不常用薄网的制备成本高,良品率低且生产周期长,工序繁琐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步骤S2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孔金属薄网的实物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一种多孔金属薄网结构成形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发优材(镇江)增材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航发优材(镇江)增材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61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