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参均一多糖及其在制备心肌缺血损伤保护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73903.5 | 申请日: | 2021-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6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 发明(设计)人: | 贾晓斌;廉源沛;封亮;王贤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A61K31/732;A61K36/258;A61P9/10;A61P39/06;A61K12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邢贤冬;徐冬涛 |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参 均一 多糖 及其 制备 心肌 缺血 损伤 保护 药物 中的 应用 | ||
1.一种红参均一多糖,其特征在于:主要由Rha、GalA、Glc、Gal组成,Rha、GalA、Glc和Gal的摩尔比为6.62:6.96:8.86:1.32,重均分子量为37610Da;红参均一多糖以→1)-α-D-Rhap-(2→,→1)-α-D-GalpA-(4→为主链,以T-β-D-Glcp→1)-α-D-Glcp-(4→,T-α-D-Galp为侧链;红参均一多糖的重复单元为:
红参均一多糖是由以下方法制得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原料前处理:按照红参饮片和60~90℃石油醚的质量体积比为1:4g:mL,往红参饮片加入石油醚,静置12h进行脱脂处理,除去石油醚,将红参饮片晾干,敲碎至0.1~0.2cm大小的红参颗粒;
步骤(2)、回流提取:将红参颗粒放入回流提取设备中,按照料液比1:15g:mL加入纯水,先浸泡2h,再加热回流提取,设置回流提取的温度95℃,每次提取2h,提取2次,每次提取完过滤,合并滤液,得到提取液;
步骤(3)、醇沉:提取液在65℃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15的浓缩液,再加入95%乙醇至醇浓度为80%,静置12h,抽滤,得到红参粗多糖提取物;
步骤(4)、脱蛋白:红参粗多糖提取物加纯化水溶解,按照木瓜蛋白酶和红参粗多糖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5加入木瓜蛋白酶,65℃水浴加热1h,100℃加热灭活10min;然后按照红参粗多糖提取物溶液和Sevage试剂的体积比为1:4加入Sevage试剂,震荡,进行脱蛋白处理,离心,取上清液,即得脱蛋白的红参多糖溶液;Sevage试剂为三氯甲烷:正丁醇=4:1v/v;木瓜蛋白酶酶活力为800U/mg;
步骤(5)、脱色:脱蛋白的红参多糖溶液用pH9.51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调节pH至8.50,再按照30%过氧化氢为多糖溶液的5%v/v加入过氧化氢,在温度45℃脱色30min,得到脱色后的红参多糖溶液;
步骤(6)、透析:将脱色后的红参多糖溶液置于截留分子量为1000Da的透析袋,在纯水中透析24h,透析液冷冻干燥,得到红参粗多糖;
步骤(7)、离子交换层析:DEAE-52纤维素柱依次用3倍柱体积纯水、2倍柱体积0.5mol/LNaCl溶液平衡,红参粗多糖上样后,依次用纯水,0.10、0.30、0.50、0.70、1.0mol/L NaCl梯度洗脱,每个浓度洗脱1.5个柱体积,每个收集管收集0.03个柱体积洗脱液,采用苯酚-硫酸法监测各管的多糖含量,绘制洗脱曲线,合并50-82号收集管、浓缩得到RGP-2红参混合多糖;
步骤(8)、透析除盐:RGP-2红参混合多糖用纯水溶解,置于截留分子量为1000Da的透析袋,在纯水中透析除盐,透析液冷冻干燥,得到除盐后的RGP-2红参混合多糖;
步骤(9)、凝胶柱柱层析:除盐后的RGP-2红参混合多糖加入Sephardex G-100凝胶层析柱,以纯水洗脱,洗脱2个柱体积,每个收集管收集0.02个柱体积,采用苯酚-硫酸法监测各收集管的多糖含量,绘制洗脱曲线,合并峰位管,洗脱液浓缩干燥,得到红参均一多糖。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参均一多糖在制备心肌缺血损伤保护药物中的应用。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参均一多糖在制备氧化应激心肌缺血损伤保护药物的应用。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参均一多糖在制备抗氧化药物中的应用。
5.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参均一多糖为有效成分或主要有效成分,并辅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选自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增溶剂或矫味剂的一种或者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胶囊剂、片剂、丸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39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