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构分体始发用临时台车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0311.8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5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魏明路;韩盼龙;侯志强;郝晨旭;袁大龙;高嘉骏;张佳伟;杨浩;王贵平;王瑞腾;宋琦;张晓强;王宇;刘卓然;王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2 | 分类号: | E21D9/12 |
代理公司: | 河北亿顺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52 | 代理人: | 徐冰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分体 始发 临时 台车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分体始发用临时台车工装,涉及盾构分体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形状为口字型,且第一固定板的横截面为工字形,第一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输送料斗,第一固定板底部的四个端角均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形状为凵形,且第二固定板的横截面也为工字形。本发明通过一系列的改进可让盾构机整机吊装下井,减少大件吊装次数,提高了工效,并能够让临时台车工装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安拆方便,且使用时无需大量购置分体始发所需的各类管线,节约了成本,节省了较多得劳动力,降低了施工成本,管片运输与渣土运输安全系数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盾构分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盾构分体始发用临时台车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盾构机在各类市政隧道工程中应用的逐渐普及,时常出现始发段长度不足,或吊土口位置不合适的情况,造成盾构无法按照正常情况进行整机始发,目前针对该情况的一般处理方法为进行盾构分体始发;
分体始发为盾构机主体在车站内,后配套没有和盾构机一起进洞,而是采用管路连接,盾构出土靠小土斗在螺旋输送机出土口处出土运输,待盾构进洞防溅射挡板(10)0m左右后,再将后配套连接上,此种方式为分体始发;
现有的盾构分体始发在使用时需要分次进行盾构机吊装,履带吊等设备使用时间较长,成本较高;还需另外购置近百米盾构机管线,成本较高,且管线容易打结拉断、存在安全隐患;并出土和吊运管片,操作困难,施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分体始发用临时台车工装,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盾构分体始发用临时台车工装,包括第一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输送料斗,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的四个端角均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固定板,同一端两个所述支撑柱相邻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倾斜固定有支撑立柱,位于顶部所述支撑立柱的上端与第一固定板固定,位于底部所述支撑立柱的下端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螺栓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底端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移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料斗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防溅射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形状为口字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形状为凵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立柱的倾斜角度为45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支撑立柱的横截面均为工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且与输送料斗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安装有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至少由输送带、驱动电机、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连接轴和传动轮组成,所述固定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固定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外侧套接有输送带,所述连接轴的外侧还固定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固定壳的内部还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且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壳底端的内部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与输送料斗的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且位于固定壳的一侧设置有张紧轮。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一系列的改进可让盾构机整机吊装下井,减少大件吊装次数,提高了工效,并能够让临时台车工装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安拆方便。
2、本发明使用时无需大量购置分体始发所需的各类管线,节约了成本,节省了较多得劳动力,降低了施工成本,管片运输与渣土运输安全系数较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03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