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车站用减振柱复合基础及其减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68059.7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9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金浩;王智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31/08;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美章 |
地址: | 210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车站 用减振柱 复合 基础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地铁车站用减振柱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础底部耗能复合结构,位于整个基础的最底部;
异形U状支撑,设置在所述基础底部耗能复合结构的上部,包括两个,分别是第一异形U状支撑和第二异形U状支撑,所述第一异形U状支撑包括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一上水平支撑板和第一下水平支撑板;
所述第二异形U状支撑包括相互平行布置的第二上水平支撑板和第二下水平支撑板;
所述第一异形U状支撑和第二异形U状支撑相互嵌合设置,嵌合后,
在第一上水平支撑板和第二上水平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一减振弹簧组;
在第一下水平支撑板和第二下水平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二减振弹簧组;
在第二上水平支撑板和第一下水平支撑板之间设有滚动磨耗组件,所述滚动磨耗组件用于实现两个异形U状支撑之间的水平错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用减振柱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底部耗能复合结构包括:
上连接板;
下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的铅棒,所述铅棒设置在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中心部位;
粘弹性复合钢板结构,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以所述铅棒为中心向外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车站用减振柱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弹性复合钢板结构由粘弹性高分子材料和多层增强式钢板复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铁车站用减振柱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弹性高分子材料为聚氨基甲酸乙酯橡胶,所述聚氨基甲酸乙酯橡胶涂覆在增强式钢板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用减振柱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磨耗组件包括:
上连接凹板和下连接凹板,其中,所述下连接凹板底部与所述第一下水平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上连接凹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二上水平支撑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
所述上连接凹板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一弧形凹面,下连接凹板的上表面形成有第二弧形凹面,第一弧形凹面和第二弧形凹面上、下对称布置形成隔腔;
钢棒,设置在第一弧形凹面和第二弧形凹面之间的所述隔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用减振柱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振弹簧组中的弹簧为喷塑弹簧,喷塑弹簧顶部设置防滑耐磨橡胶垫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用减振柱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础底部耗能复合结构的外侧设有用于将基础底部耗能复合结构密封的耐久橡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车站用减振柱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均采用热浸镀锌板。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地铁车站用减振柱复合基础的减振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振动由车站柱子传递到所述异形U状支撑时,所述第一上水平支撑板和第二上水平支撑板之间的第一减振弹簧组实现一级减振,
所述第二上水平支撑板和第一下水平支撑板之间的滚动磨耗组件通过滚动摩阻实现二级减振,
所述第一下水平支撑板和第二下水平支撑板之间的第二减振弹簧组实现三级减振,
所述基础底部耗能复合结构实现四级减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80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