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灯照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60998.7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4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16 | 分类号: | F21S41/16;F21S41/19;F21S41/25;F21S41/176;F21S41/30;F21W102/13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伟斌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隧达街1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照明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灯照明系统,包括:散热基体,设置于散热基体上的近光部件、远光部件、远光加强部件、切光部件和出光透镜;远光加强部件包括激光器,用于转换激光器的光线波长的波长转换装置,以及设于激光器与波长转换装置之间的双凸透镜;所述远光部件包括第一远光部件和第二远光部件;近光部件、第一远光部件、第二远光部件在与散热基体水平面垂直的方向上错位;切光部件位于出光透镜的焦平面。本发明可以在提高散热效果的同时提高车灯照明系统的亮度。另外,本发明不仅成本低、尺寸小,且降低了装配难度,保障了装配精度,并且使远光加强部件结构紧凑,不需要占用近光部件或远光部件的空间,从而不影响整灯出光的光型效果,光形效果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灯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半导体激光光源具有响应速度快,亮度衰减低,体积小,能耗低,寿命长等特点,且亮度远高于LED光源,是近年来的新兴光源,正逐步开始应用于车辆照明领域。市场上现有的大多数激光模组长度基本都是20mm以上,需要设置较多镜片对激光器发出的激光进行收拢、准直、聚焦等,不仅激光模组的系统尺寸长,且成本较高。此外,由于镜片数量较多,对镜片的安装位置的精度要求也较高,若镜片安装位置不精确,对激光的照明效果会有较大影响。另外,由于激光光源成本较高,通常不适宜长时间使用,否则损耗较大,因此激光光源更适宜于作为特殊环境条件下使用的辅助补强光源。现有的远近光一体的车灯是近光和远光均采用LED光源居多且其近光LED光源与远光LED光源大多设于同一个散热基体的两侧,由于受限于远近光光形的要求,两LED光源在散热基体两侧的位置非常靠近,远近光LED光源产生的热量都基本集中在散热基体的一个位置,LED光源的散热效果不好,导致光源功率的使用功率受到较大的限制。而要增加补强光源则须在保证常规远近光照明的情况下,进一步压缩远光LED的远光光线或近光LED的近光光线入射至出光透镜的光束角及透光区域,从而预留更多的透光区域来实现补强光源的功能。但是,压缩远光LED或近光LED的透光区域又会导致近光或远光的照度下降,影响车灯的常规的照明效果。另外,由于有的远光补强光源激光模组尺寸较大,有部分灯具需要通过切除一部分反光杯结构,才能将整个远光组件装载进入整灯中,这不仅会影响产品的美观,更会牺牲近光光线的照度甚至出光的光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车灯照明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远近光一体透镜大灯散热效果差,光源功率的使用功率受到较大的限制,且无法兼顾近光、远光、补强远光的高亮照明效果的问题,且补强远光的光斑聚焦程度更好,瞬间转换效率高,亮度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灯照明系统,包括:散热基体,设置于散热基体上的近光部件、远光部件、远光加强部件、切光部件和出光透镜;
所述远光加强部件包括激光器,用于转换激光器的光线波长的波长转换装置,以及设于所述激光器与波长转换装置之间的双凸透镜;所述双凸透镜位于激光器与出光透镜之间;
所述远光部件包括第一远光部件和第二远光部件;所述近光部件、第一远光部件、第二远光部件在与散热基体水平面垂直的方向上错位;
所述近光部件、远光部件及远光加强部件的光线均通过出光透镜出射;
所述切光部件位于出光透镜的焦平面;
所述双凸透镜的中心厚度为T,焦距为f,且满足0.5≤f/T≤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近光部件包括近光反光杯和位于近光反光杯的焦点位置的近光发光体;所述第一远光部件包括第一远光反光杯和位于第一远光反光杯的其中一个焦点位置的第一远光发光体,所述第二远光部件包括第二远光反光杯和位于第二远光反光杯的其中一个焦点位置的第二远光发光体,所述第一远光反光杯、第二远光反光杯的另一个焦点与出光透镜的焦点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近光部件和远光部件分别位于散热基体的两相对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09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