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全基因组诱变创制苹果无融合异源多倍体砧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60662.0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34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忠;张步航;郑成超;李菡;齐琦;姜舒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A01G17/00;A01G31/00;A01G2/10;C12Q1/6895;C07K14/415;C12N15/82;A01H5/06;A01H6/74 |
代理公司: | 青岛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4 | 代理人: | 王晓晓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基因组 诱变 创制 苹果 融合 多倍体 砧木 方法 | ||
1.一种基于全基因组诱变创制苹果无融合异源多倍体砧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苹果无融合生殖砧木进行全基因组测序;
(2)在苹果无融合生殖砧木开花时期,去除柱头采收种子;
(3)采收的种子低温冷藏层积后,进行诱变处理、消毒,然后再次低温冷藏层积,进行播种,待得到的萌发幼苗长出根系移栽水培;所述低温冷藏层积的步骤为:将采收的种子与潮湿沙土混匀置于4℃冰箱中层积25-50天;
(4)鉴定水培幼苗的根系表型;
(5)选取根系表型有差异的幼苗扦插生根,再次鉴定根系表型;所述根系表型的差异为侧根数量增多;
(6)选取扦插生根的根系表型有差异的幼苗进行组织培养,诱导生根后鉴定根系表型,得到差异诱变砧木;
(7)将差异诱变砧木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转录组测序,与步骤(1)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进行比较获得诱变基因;
(8)对诱变基因进行功能验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采用PacBio Hifi测序、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y 测序和Illumina 二代测序平台对苹果无融合生殖砧木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然后利用Canu hifi 软件对得到的原始测序数据进行组装,组装结果用NextPolish 软件和二代Illumina 数据进行校正并组装高质量基因组,利用已知苹果基因组序列和Hi-C数据,采用ALLHiC软件进行Contig的分相和挂载,得到挂载到全部染色体的苹果无融合生殖砧木基因组序列,对挂载到染色体的基因组利用NECAT校正的ONT测序数据进行Gap Closing, 然后利用PacBio hifi 数据进行Gap Closing,得到最终的染色体水平的分相的苹果无融合生殖砧木基因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变处理为化学诱变,所述化学诱变的试剂为EMS或秋水仙素或5 -溴尿嘧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采用Solexa平台和SOLiD平台对差异诱变砧木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转录组测序,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转录组WGCNA分析,获得诱变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利用诱变基因来构建目的基因超表达载体,转入发根农杆菌后,侵染野生型组培苗茎尖1.0 cm,经共培养和筛选培养后获得转基因根系,进行功能验证。
6.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获得的诱变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变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诱变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变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8.权利要求6所述的诱变基因在用于鉴定无融合诱变系苹果砧木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06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手套分切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础医学临床用净化消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