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山火风险的配电线路故障识别处置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58984.1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7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龙;范松海;龙呈;高艺文;苏学能;方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H3/027;H02H3/06;G01R31/08;G01R31/5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山火 风险 配电 线路 故障 识别 处置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山火风险的配电线路故障识别处置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线路沿线环境及实时气象数据,根据配电线路沿线环境及实时气象数据,计算配电线路沿线实时的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测量配电线路两端的电气量,配电线路两端的电气量为三相电流及零序电流相量;根据配电线路两端的电气量及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分别进行不同配电线路故障类型的故障识别;根据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将配电线路山火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在不同的风险等级下对配电线路故障采取差异化处置。本发明充分考虑了配电线路山火风险,对不同类型故障进行对应识别与处置,故障识别效率高;满足实际生产中对考虑山火动态风险的配电线路防山火的迫切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山火风险的配电线路故障识别处置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线路是将电能输送至千家万户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于穿越林区和草原的配电线路,绝大多数未做绝缘化处理,由于线路高度较低,当植被生长高度过高时,容易与配电线路接触,进而形成电弧引燃明火,在气候干燥且风速较大的情况下极易引发山火灾害。现有的配电线路保护技术在判据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考虑金属性接地或短路故障,但配电线路与沿线植被接触式,由于植被的接触电阻较高,与植被接触形成电弧所引发的电气量变化微弱,难以被现有保护技术可靠识别。在山火高发季节,配电线路故障始终是引发山火的一项重大隐患。另一方面,随着山火风险的动态改变,对故障的处置策略也应相应调整,避免因防山火而带来的供电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配电线路故障识别主要考虑金属性接地或短路故障,并没有考虑配电线路山火风险,造成因防山火而带来的供电可靠性降低,且故障识别不能按照不同的故障类型进行分别识别与处置等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虑山火风险的配电线路故障识别处置方法及系统,针对穿越林区和草原的高森林火险配电线路的防山火需求,本发明利用配电线发生接地故障后的线路量测特征电气量向量和作为判断依据,同时结合配线线路沿线环境的评价感知结果,进行配电线路故障识别及处置,旨在填补该领域研究的空白,满足实际生产中对考虑山火动态风险的配电线路防山火的迫切需求。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山火风险的配电线路故障识别处置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配电线路沿线环境及实时气象数据,根据所述配电线路沿线环境及实时气象数据,计算配电线路沿线实时的森林火险气象指数;
测量配电线路两端的电气量,所述配电线路两端的电气量为三相电流及零序电流相量;根据所述配电线路两端的电气量及所述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分别进行不同配电线路故障类型的故障识别;以及
根据所述森林火险气象指数,将配电线路山火风险划分为不同等级,在不同的风险等级下对配电线路故障采取差异化处置。
进一步地,所述配电线路沿线环境及实时气象数据包括日平均风速v(m/s)、日最高温度T (℃)、日最小相对湿度(%)、可燃物湿度(%)、连续无降雨天数D(天)。
进一步地,所述森林火险气象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8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